阅读记录

第141章 江淮入眼:初抵徐州的见闻[2/2页]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猫啃月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它不像长安那样彻底沦为人间炼狱,还保留着一丝生机和秩序。但战争的创伤依旧深刻,未来的走向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这里似乎正处于一个权力更迭、势力交错的微妙时期。
  我立刻让石秀和几位先期潜入的玄镜台成员,以最快的速度,开始收集关于徐州内部更详细的情报。
  陶谦的真实状况:
  他是真的病故了,还是仅仅病危?若是病危,他属意由谁来继承徐州?他的两个儿子(陶商、陶应)目前情况如何?在徐州有多少支持者?
  刘备的动向与实力:
  他现在具体屯兵何处?有多少兵马?与徐州本地士族的关系如何?他是否有意接管徐州?他麾下的关羽、张飞等将领,又是何态度?
  本土士族的立场:
  以陈登、陈珪父子为首的徐州大族,他们对陶谦、对刘备、对曹操、对袁术等各方势力的真实态度是什么?他们内部是否团结?他们的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徐州的未来归属。
  外部势力的影响:
  曹操对徐州是否仍有觊觎之心?占据淮南的袁术,对这块“肥肉”又有何图谋?江东的孙策,是否也会将目光投向这里?
  在获得这些关键情报之前,我们必须保持低调,隐藏实力。
  我们在这个名叫僮县的小城里,租下了一处偏僻却相对完整的院落,作为临时的据点。那些核心的典籍,则被我们以“南下贩运的特殊木材”或“先人遗骨”(再次动用了那口棺材)的名义,暂时存放在了院子深处一个加固过的、相对干燥的仓房里,并由最可靠的弟兄日夜看守。
  蔡琰姑娘则深居简出,除了继续整理那些随身携带的书卷外,也开始研究本地的草药和风物,她的博学和细心,总能在不经意间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而我,则开始以一个“游学访友”的落魄书生身份,偶尔出现在县城的书肆或茶馆里,默默地观察着,倾听着,感受着这片江淮之地的脉搏。
  我知道,我的徐州故事,将从这个不起眼的小县城开始。
  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未知,但也……隐藏着机遇。
  我需要尽快摸清这里的底细,找到那个可以让我切入棋局的关键节点。
  而那个节点,或许就与那位已经病入膏肓(或刚刚离世)的老州牧陶谦,以及那位正在小沛厉兵秣马、等待时机的刘备刘玄德,息息相关。

第141章 江淮入眼:初抵徐州的见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