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关将军、张将军之勇武,天下谁人不知?有二位将军在,徐州自可安如磐石。但是……”
我加重了语气,目光迎向张飞那依旧带着怀疑的眼神:“强兵劲旅,非凭空而来,亦非朝夕可成!”
“试问将军,士兵冲锋陷阵,所需粮草从何而来?若无屯田积粟,百姓流离,府库空虚,纵有百万雄兵,亦不免饿殍遍野,不战自溃!”
“再问将军,打造精良兵器铠甲,修筑坚固城池壁垒,所需钱粮、铁料、木材又从何而来?若无开源节流,整顿经济,发展工商,我等拿什么来武装军队,巩固城防?”
“三问将军,两军交战,情报几何?敌军虚实、粮道要冲、人心向背……若无细作刺探,谋士分析,将军纵有万夫不当之勇,又岂能百战不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四问将军,大军出征,后方如何?若吏治不清,百姓离心,后方不稳,则前方将士如何能安心作战?后院起火,前线必败无疑!”
我一连四个反问,层层递进,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掷地有声。
我没有直接反驳张飞的“武力至上论”,而是从粮草、军备、情报、内政这四个与军事行动息息相关的角度,阐述了内政治理和战略谋划对于支撑强大武力的极端重要性!
“故此,”我最后总结道,“屯田、经改、吏治、情报,看似迂缓,实则乃强军之本,立国之基!
内政不修,根基不稳,纵有关张之勇,亦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持久!陆某不才,愿以所学,为玄德公、为二位将军,筑牢这强军之基,稳固这立国之本!
如此,方能让二位将军的盖世武功,得以最大限度地施展,最终成就匡扶汉室之大业!”
我的这番话,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既肯定了关张的武力价值,又强调了内政治理的根本性,更点明了我自身的价值所在
——并非与他们争功,而是为他们提供支撑和保障!
张飞听得瞠目结舌,环眼瞪得更大了,但脸上的不服气却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若有所思的表情。
他虽然粗犷,却并非完全不通事理。
我的这番话,浅显易懂,却又直指核心,让他一时也难以反驳。
最终,他只是挠了挠头,悻悻地“哼”了一声,不再多言。
而一直沉默的关羽,此刻却缓缓睁开了他那双狭长的丹凤眼,深深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中,似乎少了几分审视,多了几分
……真正的认可和
……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他对着我,极其轻微地,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我知道,我过关了。
我不仅用我的战略分析打动了刘备,也用我的逻辑和口才,初步赢得了这两位绝世猛将(至少是关羽)的认可。
虽然未来或许还会有摩擦和考验,但至少,我已经为自己在这个以武力为尊的团队中,争取到了应有的尊重和发言权。
第147章 关张的质疑:武夫的审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