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一个安全的庇护之所。
糜竺听完我的讲述,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但随即又化为了然和……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
他显然没有想到,我这个看起来精通算学和谋略的年轻人,竟然还秘密守护着如此一批“重宝”!
作为一个眼光卓着的商人(或者说“投资人”),他立刻意识到了这些典籍背后所蕴含的巨大价值——不仅仅是文化上的,更是人才上的!
拥有了这些知识,就等于拥有了吸引和培养人才的资本!这对于刚刚起步、急需人才支撑的刘备集团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陆先生高义!真乃国士无双!”糜竺抚掌赞叹,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守护典籍,传承文脉,此乃功在千秋之大事!先生信得过竺,竺岂能袖手旁观?!”
他当即拍着胸脯保证:“此事包在竺身上!竺在城外有一处极其隐秘的别院,院内有一座深藏于地下的、用特殊石料砌成的库房,原本是用来储藏竺家最珍贵的货物和账簿的,不仅地方宽敞,而且极其干燥、防火、防盗!将那些典籍安置于此,定可保万无一失!而且,竺可以安排最可靠的家丁日夜看守,绝不会走漏半点风声!”
他还主动提出,可以为负责整理典籍的蔡琰姑娘(我之前向他简单介绍过蔡琰的身份和才学),在那处别院附近安排一处清静安全的住所,并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协助,方便她随时查阅和整理。
糜竺的慷慨和周到,远超我的预期!
这不仅解决了典籍安置的燃眉之急,更体现了他对我的彻底信任和全力支持!
我知道,这位徐州巨富,已经将宝,完全押在了我和刘备的身上!
“如此,昭便代天下读书人,谢过糜公大恩!”我再次深深一揖,心中充满了感激。
很快,在糜竺的周密安排下,那些经过伪装的核心典籍,被分批次、极其秘密地,从僮县的临时据点,转移到了下邳城郊那处隐秘别院的地下石库之中。
当最后一箱典籍被小心翼翼地安放妥当,石库的大门被缓缓关上并落锁时,我和蔡琰姑娘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些颠沛流离的“国宝”,终于暂时找到了一个可以安身的“新巢穴”。
虽然我知道,这或许并非它们最终的归宿,但至少在目前,它们安全了。
我心中的一块巨石,也终于可以暂时落地了。
有了这个稳固的后方基地,我才能更安心地投入到辅佐刘备、治理徐州、以及……继续与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敌人周旋的事业之中。
而蔡琰姑娘,也终于有了一个可以潜心研究、整理这些无价之宝的环境。
我相信,以她的才华,定能让这些蒙尘的明珠,重新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第149章 安置典籍:暂寻安身之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