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感情的归属?蔡琰与糜贞的初遇?[1/2页]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猫啃月亮
随着我在徐州初步站稳脚跟,并将那些珍贵的典籍暂时安置妥当,蔡琰姑娘的生活,也终于得以从颠沛流离的恐惧中,暂时安定下来。
糜竺公高义,不仅为典籍提供了安全的库房,更信守承诺,在下邳城内一处环境清幽、守卫也相对严密的别院附近,为蔡琰姑娘和她的两位侍女,安排了一处雅致的住所。
虽然比不上她们在洛阳或长安时的府邸,但在这乱世之中,能有这样一处可以安心读书、抚琴、整理典籍的清净之所,已是极其难得。
我处理完每日的公务(作为别驾,需要处理的事务远比在尚书台时繁杂得多),只要稍有空闲,便会来到这处别院,探望蔡琰,也顺便查阅一些我需要的典籍资料。我们之间的相处,似乎又回到了当初在洛阳或长安时的状态,甚至……更加亲近和默契。
有时,我们会并肩坐在廊下,看庭院里的花开花落,低声交流着对时局的看法,或者仅仅是享受着片刻的宁静。
有时,我们会在书房里,一同整理那些残破的书卷,她负责辨识版本、考证文字,我则运用我的逻辑和记忆力,帮助她拼接散乱的竹简,或者推演某些缺失的内容。
智慧的碰撞,总能带来无尽的乐趣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心灵契合。
有时,她会为我抚琴一曲。那悠扬的琴声,时而如高山流水,洗涤我心中的疲惫与烦躁;时而又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倾诉着她内心的离愁别绪和对未来的迷茫。
而我,则会静静地聆听,从琴声中感受她的心境,也汲取着继续前行的力量。
我知道,我们之间的情感,早已超越了普通的知己或盟友。
那是一种在生死考验中沉淀下来的、刻骨铭心的依恋和信任。
只是,碍于礼教,也碍于这乱世未定的前途,我们都默契地没有将那层窗户纸点破。
但彼此的眼神,早已说明了一切。
然而,就在我以为,我们的生活将暂时在这份平静和默契中继续下去时,一个新的、意想不到的“变数”,却悄然闯入了我的视线。
因为我与糜竺在经济改革(特别是后续可能涉及到的盐铁专营和商队运作)方面的合作日益紧密,我前往糜府拜访或商议事务的次数也多了起来。
就在一次前往糜府与糜竺商讨建立官方商队、利用商业网络传递信息的可行性时,我第一次正式见到了糜竺那位传说中聪慧能干、精通商贾之道的妹妹——糜贞。
她大约双十年华,不同于蔡琰那种空谷幽兰般的清冷才情,糜贞身上带着一种商贾世家特有的精明、干练和勃勃生机。
她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便于行动的劲装(而非寻常女子的襦裙),容貌虽非倾国倾城,却也明艳动人,尤其是一双眼睛,顾盼之间,闪烁着慧黠的光芒,仿佛能洞悉人心,看透世情。
当时,糜竺正因为一笔重要的粮草交易出了些纰漏而焦头烂额。
第151章 感情的归属?蔡琰与糜贞的初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