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6章 民屯的希望:流民眼中的生机[1/2页]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猫啃月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与军屯推行过程中遇到的重重阻力和士兵们的普遍抵触相比,民屯的开展,则呈现出一种截然不同、令人振奋的景象。
  它像一股温暖的春风,吹散了笼罩在无数流亡百姓心头的阴霾,让他们在绝望的黑暗中,重新看到了生的希望和光芒。
  当我第一次来到位于下邳附近、新开辟的一处大型民屯点视察时,眼前的景象,与我在徐州乡野间看到的那些荒凉凋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这里,不再是死气沉沉,而是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人头攒动,热火朝天:
  大片原本荒芜的土地,已经被重新丈量、规划,划分成一块块整齐的田亩。成千上万的流民——有从关中、豫州逃难而来的,也有徐州本地失去土地的农民——扶老携幼,聚集在这里。
  他们虽然依旧衣衫褴褛,面带菜色,但眼神中却不再是麻木和绝望,而是闪烁着一种久违的、对未来充满期盼的光彩!
  他们挥舞着官府发放(或租借)的农具,有的在奋力开垦着荒地,清除杂草石块;有的在修建着简易的窝棚,搭建临时的家园;有的则围在屯田都尉府派来的老农或技术官员身边,认真地学习着代田法、选种育苗的技巧……整个屯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景象!
  希望的田野:
  虽然现在还只是初春(或夏初),大部分土地刚刚开垦出来,作物尚未生长。但仅仅是看到这些曾经的流亡者,能够重新拥有属于自己(至少是暂时属于自己)的土地,能够再次拿起农具,为了生存和未来而辛勤劳作,就足以让人感受到一种蓬勃的、向上的力量!
  我甚至能看到,一些孩子在田埂上追逐嬉戏,发出了久违的、清脆的笑声。这笑声,在这乱世之中,显得如此珍贵,也如此动人。
  感激与拥护:
  当我这个“屯田都尉”(虽然我刻意保持低调,但身份还是会被一些负责管理的吏员认出)出现在屯区时,那些正在劳作的百姓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用一种近乎崇敬和感激的目光看着我。
  有些胆大的老人,甚至会颤颤巍巍地走上前,拉着我的手,激动得老泪纵横,语无伦次地诉说着他们之前的苦难,以及对官府(对刘备,也对我)给予他们新生机会的无限感激。
  “青天大老爷啊!要不是您和刘使君(他们或许还习惯称刘备为使君),我们这些没家的苦哈哈,早就饿死冻死在路边了!”
  “能有块地种种,能有口饭吃,俺们就心满意足了!俺们一定好好干,绝不辜负大人的期望!”

第166章 民屯的希望:流民眼中的生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