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4章 徐州之便:天时地利的契机[1/2页]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猫啃月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痛定思痛之后,大力发展玄镜台,建立强大情报网络的决心已定。而接下来需要考虑的,便是可行性的问题。
  在何处建立这个网络的中心?又该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最大限度地实现我的目标?
  我将目光投向了我们目前所在的这片土地——徐州。
  我铺开那张绘制了徐州及其周边形势的舆图(这已经是我能找到的最详细的版本,并且还在不断地通过玄镜台的实地勘察进行补充和修正),结合我这段时间的观察和分析,开始仔细评估徐州作为玄镜台发展基地的天时、地利与人和。
  首先,是“地利”之便。
  地理位置优越,四通八达:
  徐州地处中原东南,北接青、兖,西邻豫州,南靠扬州(江淮),东濒大海。这里水陆交通都相对便利,特别是水网密布,泗水、沂水、淮水等河流纵横交错,不仅利于农业灌溉和漕运,更为我们秘密传递信息和人员往来提供了绝佳的天然通道!
  从徐州出发,无论是向北渗透袁绍、曹操的地盘,向西窥探中原腹地,还是向南联络江东孙策、扬州袁术,甚至向荆州方向发展,都比在偏远的关中或战火纷飞的洛阳要方便得多。可以说,徐州是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一个战略枢纽,天然就适合作为情报网络的中心节点。
  物产相对丰饶,易于隐蔽:
  徐州虽然经历了战乱,但其土地肥沃、物产相对丰饶的基础仍在。这意味着人口密度相对较高(即使在锐减之后),城镇村落分布也较广。这为玄镜台成员伪装身份、融入当地、建立据点提供了更好的掩护。
  无论是扮作行商、农夫、工匠、还是游学士子,都更容易找到合理的“生存空间”,而不像在某些地广人稀、或者被单一势力严密控制的区域那样容易暴露。
  其次,是“天时”之利。
  权力更迭,秩序未定:
  徐州刚刚经历了陶谦去世、刘备入主的权力更迭。新的统治秩序尚未完全稳固,地方上的管控相对还比较松懈。刘备虽然仁德,但他目前的主要精力必然放在稳定内部、恢复生产、以及应对外部威胁上,对于这种“暗地里”的情报活动,可能无暇他顾,或者……即使察觉,只要不直接威胁到他的统治,他也可能会暂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尤其是在我向他展现了情报价值之后)。这种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是玄镜台发展初期的宝贵窗口期!
  外部环境相对“平静”:
  目

第184章 徐州之便:天时地利的契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