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9章 临危受命:刘备的倚重与托付[1/2页]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猫啃月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那场充斥着恐慌、分裂和绝望论调的廷议,最终在刘备主公强压怒火的“容后再议”声中,不欢而散。
  陈珪、陈登父子等投降派虽然暂时被压制,但他们眼中那份毫不掩饰的悲观和……或许存在的其他心思,如同毒刺一般,深深地扎在了刘备的心头,也扎在了我的心头。
  当晚,我被秘密召至刘备的府邸。不同于白日里议事厅的喧嚣和紧张,此刻的府邸内一片寂静,只有巡逻卫兵盔甲偶尔碰撞的细微声响。
  书房内,油灯的光芒显得有些黯淡,将刘备那高大身影投射在墙壁上,显得有些……落寞和疲惫。
  他没有坐在主位上,而是独自一人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背影中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重。关羽和张飞并不在场,显然,这是一次极其私密的召见。
  听到我的脚步声,他缓缓转过身来。借着灯光,我看到他脸上那标志性的仁厚笑容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和……一种近乎恳求的眼神。
  “先生,”他没有称呼我的官职,而是用了更显亲近和倚重的“先生”,声音也带着一丝沙哑,“今日之事,先生都看到了。备……备空有匡扶汉室之心,奈何……唉!”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似乎连日来的压力和廷议上的分歧,让他这位一向坚韧的枭雄,也感到了一丝力不从心。
  “主公不必忧虑。”我上前一步,躬身行礼,语气坚定地说道,“兵临城下,人心浮动,本是常情。然越是危难之时,越能考验人心,亦越能彰显主公之仁德与担当!只要主公信念不移,将士用命,百姓归心,纵有强敌,亦非不可一战!”
  我的话语,似乎给了他一些安慰和力量。他眼中的忧虑稍减,但随即又皱起了眉头:“话虽如此……然今日廷议之上,陈元龙(陈登)父子之言,亦不无道理。曹孟德势大,远非昔日可比。我徐州兵微将寡,粮草方才自足,城池亦未尽修复……硬抗,胜算……几何?”
  他终究还是动摇了。或者说,巨大的实力差距,让他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我知道,此刻,我不能再仅仅是分析利弊,更要给予他信心!激发他的斗志!
  “主公!”我的语气变得激昂起来,“胜负之数,非独在于兵力多寡,更在于天时、地利、人和!”“天时虽不在我(指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然曹操远道而来,劳师远征,粮草补给必是其软肋!且其北有袁绍牵制,未必能倾全力于徐州!此乃我等可趁之机!”“地利则在我!徐州城池虽有残破,然经此一年修缮,亦非不堪一击!更兼水网密布,利于防守,不利于大军团展开!若能坚壁清野,重点防御,以逸待劳,必能令曹军久攻不下,师老兵疲!”
  “人和,更是我等最大之优势!”我加重了语气,目光灼灼地看着刘备,“主公仁义之名,早已深入人心!徐州百姓感念主公活命之恩(指之前推行屯田等政),又深恨曹操屠城之暴行!只要主公登高一呼,军民同心,众志成城,必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此乃曹操用金钱权位亦无法换来之优势!”
  “至于陈珪父子之流……”我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寒意,“其心叵测,早已非一日!此等危急存亡之秋,若不断然处置,非但不能‘保全地方,反而可能成为曹军内应,祸起萧墙!主公欲行仁政,昭无异议。然对敌之仁,即为对己之残!对内奸之纵容,即为对忠良之戕害!
  慈不掌兵,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我的这番话,层层递进

第219章 临危受命:刘备的倚重与托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