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1章 劫后余波:洪水的影响与民心向背[1/2页]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猫啃月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曹操大军狼狈退去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了整个徐州。下邳城内,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百姓们涌上街头,载歌载舞,庆祝着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和劫后余生。刘备主公更是亲自登上城楼,与将士们一同欢庆,场面一度极其热烈。
  然而,当最初的狂喜渐渐退去,洪水也缓缓退去之后,这场“水淹七军”所带来的
  后遗症
  和
  负面影响,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如同胜利喜悦中难以忽视的阴影。
  首先,是洪水本身造成的破坏。
  虽然我事先已经做了周密的计算,并组织了下游部分区域百姓的提前撤离。但洪水毕竟无情,其巨大的破坏力,不可能被完全控制在预想的范围之内。
  农田被淹,作物尽毁:
  曹军营寨附近以及下游地势较低洼的大片农田(其中可能就包括一部分我们刚刚开垦出来的屯田区)被洪水淹没。虽然洪水退去,但土地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耕种,许多即将成熟的庄稼更是彻底被毁。这对于本就缺粮的徐州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村庄受损,百姓流离:
  一些靠近河岸、未能及时完全撤离的村庄,也遭到了洪水的冲击。房屋倒塌,家园被毁,虽然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可能得以避免(因为提前预警和撤离),但还是造成了新一批的流民,他们失去了家园和生计,需要官府进行紧急的安置和救济。
  水利设施受损:
  掘开的堤坝需要修复,被洪水冲毁的沟渠、桥梁也需要重建。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其次,是可能爆发的瘟疫风险。
  大水过后,天气逐渐转热。大量的牲畜和士兵尸体(主要是曹军的)如果不能及时清理和掩埋,再加上水源的污染和环境的破坏,极易爆发大规模的瘟疫!
  这对于刚刚经历过围城、身体本就虚弱的军民来说,将是另一场致命的灾难!
  我立刻将工作的重心,从军事防御转向了灾后重建和防疫工作。
  组织救灾安置:
  我迅速调拨府库中仅有的一点储备粮和物资,用于赈济受灾百姓,并组织人手,搭建临时的安置点。同时,号召城内未受灾的百姓和商人捐款捐物,共渡难关(糜竺公再次慷慨解囊)。
  修复水利农田:
  组织屯田军民和部分军队,开始修复被毁的堤坝、沟渠,清理被淹的农田,并补种一些生长周期较短的作物,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严防瘟疫爆发:
  这是重中之重!我借鉴后世的公共卫生知识(当然是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方式),下令:
  清理尸体,深埋消毒:
  组织专门队伍,尽快将战场和被淹区域的尸体清理干净,进行深埋,并撒上石灰等进行消毒。
  净化水源,保障饮水:
  对城内外的水井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净化处理(比如投入明矾沉淀、或者用木炭过滤),并告诫百姓必须将水煮沸后才能饮用。第241章 劫后余波:洪水的影响与民心向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