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或高谈阔论、或左顾右盼的士子不同,他显得异常安静。时而,他会停下阅读,将竹简轻轻合上,一手支颐,一手无意识地摩挲着案几的边缘,双目微垂,似在细细品味,又似在进行着某种深邃的思考。那目光,并非空洞,而是如同古井深潭,藏着难以言说的智慧与洞察力,仿佛能穿透书卷本身,望向更遥远的过去与未来。
他的专注,他的沉静,他那与众不同的气质,在这略显喧闹的阅览处中,犹如鹤立鸡群,散发出一种独特的吸引力。我注意到,即使偶尔有人从他身边经过,或是旁边传来略大的讨论声,他也恍若未闻,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这绝非一个普通的求学士子。
我心中一动。自推行“求贤令”以来,前来徐州投效或游学的人才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才华出众之辈,但似眼前这青年这般气质独特、神态沉稳,且阅读涉猎如此广泛驳杂(尤其是兵法、地理、治国方略这类经世致用之学)的,却还是第一个。
他不像那些急于干谒某位高官以求闻达的士人,也不像那些埋头经义只为博取功名的学究。他更像是一位真正的智者,在默默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锤炼着自己的思想,等待着某个合适的时机。
这人是谁?来自何方?为何在此默默阅览?
一连串的疑问在我脑海中浮现。我本能地感觉到,此子绝非池中之物。徐州,这片风云际会的土地,莫非真的吸引来了什么潜藏的龙凤?
我没有上前打扰他。对于真正的人才,贸然的接近有时反而会引起警惕或反感。我只是远远地又观察了他片刻,将他的样貌、气质,以及他所阅读的书籍类型,都默默记在心里。
随后,我悄然转身离开,心中却留下了一道清晰的印记。这位在崇文馆角落里沉思的神秘青年,已经成功地勾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或许,下一次,我该寻个合适的机会,与他“偶遇”一番?
走出崇文馆,午后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意融融。但我心中,却因方才那惊鸿一瞥,而掀起了一丝波澜。直觉告诉我,这位不速之客,或许会是未来徐州棋局中,一颗意想不到的关键棋子。
第248章 不速之客:阅览处的神秘青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