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4章 颍川故人?意外的访客与旧闻[1/2页]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猫啃月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在我一边处理着日益增多的政务,一边暗中关注着玄镜台对的调查进展时,一位意料之外的访客,为这原本就波澜渐起的局面,又投入了一颗牵动我心弦的石子。
  那日午后,我刚与韩暨商讨完初步的屯田规划,正准备批阅几份紧急军报,亲卫进来通禀,说门外有一位自称来自颍川的士人,名叫杜袭(字子绪),特来拜访。
  “颍川?”这两个字瞬间触动了我的某根神经。那是我初涉天下大势的地方,承载了我太多的记忆。虽然如今徐州人才济济,但来自颍川的访客,总能让我多生出几分亲近之感。我立刻吩咐:“请他进来。”
  片刻后,一位年约三旬、面容严谨、眼神沉静的文士步入堂内。他身着朴素的儒衫,举止间透着一股干练和审慎。
  “颍川杜袭,字子绪,拜见陆别驾。”他躬身行礼,不卑不亢。
  “子绪先生不必多礼,请坐。”我示意他就座,亲自为他斟上一杯清茶,“听闻先生来自颍川,不知此来徐州,所为何事?”
  杜袭捧起茶盏,略作沉吟,开口道:“袭乃颍川定陵人。近年来中原板荡,曹孟德虽略定北方,然其法度严苛,刑罚峻急,非袭所愿栖身之处。久闻陆别驾治理徐州,仁政爱民,重士尚贤,境内安宁,百姓归心,实乃乱世中难得之清流。故不辞劳顿,跋涉而来,一则为避祸,二则……亦盼能得一展所学之机,为徐州略尽绵薄之力。”
  他的话语恳切,态度诚恳。我点了点头:“子绪先生过誉了。徐州初定,百废待兴,正需各方贤才共襄盛举。先生既有此心,昭敢不欢迎?不知先生在颍川时,可曾与哪些师友相熟?如今颍川士人,近况如何?”
  提及颍川故旧,杜袭的神色稍微放松了些,带上了一丝感慨:“颍川人才辈出,然时局动荡,亦是星散流离。如郭奉孝、荀文若等,皆已在曹公麾下,位高权重。亦有一些故友,或隐居不仕,或南下荆襄避乱……”
  “哦?”我心中一动,顺势问道,“譬如石韬(石广元)、孟建(孟公威)这几位,不知子绪先生可有他们的消息?早年游学时,曾与他们有过数面之缘。”
  我故意提到了这两个与“卧龙”关系密切的名字,想看看能否探听到一些相关的讯息。
  杜袭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原来别驾也识得广元与公威。说起他们,倒确实有些消息。前些时日听闻,他们二人似乎都已南下,往荆州方向去了。荆州牧刘景升(刘表)素来礼贤下士,境内相对安稳,不少中原士人皆往彼处。广元与公威才学不凡,想来也能在荆州觅得一席之地吧。”
  “南下荆州了么……”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中暗忖,这与历史上诸葛亮轨迹倒是吻合。看来,那位“卧龙”若是真卧龙,其出现在徐州,确实有些“反常”。
  杜袭见我沉吟,以为我在感慨故友流散,便继续说道:“是啊,世事无常。想当年,与广元、公威他们时常往来的,还有一位奇士……”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几分惋惜,又

第254章 颍川故人?意外的访客与旧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