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9章 暗夜女王初掌灯火[2/2页]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猫啃月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草的传闻,数量不大,时间也比较分散,之前被评定为“价值低”。
  第三份,则是来自袁绍控制下的冀州魏郡,一份极其模糊的报告,提到袁军似乎在黎阳(黄河北岸,白马对岸)附近修筑了新的粮仓,但规模和具体位置不明,线人无法靠近。
  “这三份情报,单独来看,似乎都说明不了什么。”貂蝉轻声说道,指尖点在记录册上她做的标记处,“白马严查渡口,可以是地方行为;河内豪族囤粮,或许是为备荒或投机;冀州修粮仓,也在情理之中,大战在即,粮草先行。”
  “但是,”她话锋一转,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如果把它们联系起来看呢?白马在黄河南岸,正对黎阳。袁绍若要在黎阳囤积重粮,必然要从冀州腹地调运。河运是最便捷的方式。但为何白马渡口严查运粮船?会不会是……袁绍军方故意所为?”
  我心中微微一动,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若是袁军自己所为,目的何在?”貂蝉自问自答,“一种可能,是掩人耳目,明面上严查,暗地里却有自己的秘密通道转运粮草。另一种可能,则是虚张声势,故意让曹操方探知‘白马严查粮草的消息,诱导曹操认为袁军的粮草重心不在黎阳,或者运输遇到了困难。”
  她顿了顿,又指向那份河内豪族囤粮的报告:“这份情报提到囤粮时间分散,数量不大。会不会并非简单的囤积居奇?有没有可能,是袁绍方面化整为零,通过这些地方豪族的关系,暗中收购、转运粮草,以此避开曹操在官道和主要渡口的耳目,最终汇集到某个隐秘的地点,比如……黎阳?”
  她的分析如同一道微光,照亮了信息迷雾中的一个角落。这些次级情报,由于来源不确定、信息模糊,之前都被玄镜台的分析人员暂时搁置了。但经貂蝉这么一串联,一种新的可能性便浮现出来。
  袁绍以大军号称七十万,粮草消耗必然是天文数字。官渡前线地势开阔,利于骑兵而不利于防守,曹操兵少,必然会想方设法攻击袁绍的粮道。袁绍深知此点,也必然会竭力保护。黎阳作为北岸桥头堡,是重要的前沿基地,在此囤粮合情合理。但如果袁绍同时运用了明暗两种手段,明面上大张旗鼓地通过官道和主要渡口运输,吸引曹操的注意力,甚至不惜制造一些“运输困难”的假象;暗地里,却利用地方关系和隐秘渠道,化整为零地向前线输送,并在黎阳附近建立了隐秘的、规模可能远超我们预期的粮仓群呢?
  “你的意思是,袁绍可能在黎阳一带,拥有一个远比我们目前掌握的情报所显示的,更为庞大和隐秘的粮草基地,并且采用了多种手段来保障其供应和安全?”我沉声问道,心中对貂蝉的评价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妾身不敢断言,只是觉得这几条看似无关的信息放在一起,似乎指向了这种可能。”貂蝉微微垂首,“白马渡口的‘严查,更像是一种表演,或许是为了掩盖真正的大规模暗中转运。而河内豪族的零散囤粮,则可能是这种暗中转运的一部分。这需要更高层级的线人去核实,尤其是黎阳附近的情况。”
  我点了点头,心中已有了计较。貂蝉的分析未必完全准确,但她提供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思路。这种从蛛丝马迹中发现关联、并进行合理推演的能力,正是情报分析最可贵的素质。她没有被信息的“次级”标签所迷惑,也没有因为内容的琐碎而忽视,反而从中嗅到了不寻常的味道。
  “很好。”我看着她,毫不掩饰自己的赞赏,“你的观察很敏锐,这个思路非常有价值。我会立刻安排人手,重点核查黎阳周边,以及黄河沿岸的可疑转运活动。”
  我将她整理的那几份卷宗和记录册放到一边,与其他需要优先处理的文件放在一起。
  “你做得很好,貂蝉。”我再次肯定道,“玄镜台的工作,不仅仅是打探和传递消息,更重要的是思考和判断。你今天展现出的能力,让我更加确信,我的决定没有错。”
  听到我的夸奖,貂蝉的脸上并无得色,反而流露出一丝释然,仿佛卸下了某种重担。她微微躬身:“能为将军分忧,是妾身之幸。妾身会继续努力,不负将军所托。”
  “不必过于拘谨。”我摆了摆手,语气也柔和了些,“在这里,没有将军和侍妾,只有同僚。你可以称呼我的表字,子明。”
  貂蝉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温婉的笑意,如静夜昙花悄然绽放:“是,子明。”
  烛火依旧摇曳,石室中的气氛却似乎悄然改变。信任的种子,已在共同的目标和彼此的认可中,悄然生根发芽。我看着她重新投入到那些繁杂的卷宗中,身影专注而美丽。
  这位曾经颠倒众生的“暗夜女王”,如今,正在我的指引下,开始学习执掌玄镜台这盏幽暗的灯火。我知道,前路依然充满未知和危险,但她的加入,无疑为我,为玄镜台,也为风雨飘摇的徐州,增添了一份极其宝贵的,未来的可能。
  官渡的风,似乎更紧了。而在这徐州深处的密室里,我们正努力编织着一张能够抵御狂风,甚至捕捉风眼的网。而貂蝉,这颗我意外发掘的明珠,正开始在这张网上,闪耀出她独特的光芒。

第289章 暗夜女王初掌灯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