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93章 南下魅影,锁定目标[1/2页]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猫啃月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书房里的灯火终究是熬不过漫漫长夜,在我下达“织网”行动全面升级的命令后不久,便只余下窗棂透进来的、熹微的晨光。我没有丝毫睡意,昨夜的推演与决断如同烙印般深刻在我脑海中。袁本初与刘景升的潜在联盟,像一柄悬在曹操背后的利剑,若不能及时察觉并斩断其牵引的丝线,官渡前线的平衡随时可能被打破,后果不堪设想。
  玄镜台的运作效率,在压力之下往往能迸发出惊人的能量。我深知,命令的下达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在于执行的速度与精度。从邺城到荆州,路途遥远,信息传递的方式多种多样,可能是密信,可能是口谕,甚至可能只是一个看似无意的暗示,都足以改变两个庞大势力的立场。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浩瀚的人流、物流中,精准地捕捉到那稍纵即逝的“关键节点”。
  我移步至玄镜台设在许都近郊的一处秘密据点。这里更像是一个信息处理的中枢,而非我平日静思的书房。房间内,几名负责北方情报汇总的副手和文书彻夜未眠,眼中布满血丝,但精神却异常亢奋。墙上悬挂着巨大的地图,从幽冀到荆扬,每一条主要的驿道、河流、关隘都被细致地标注出来。几支代表不同情报来源和追踪目标的细小竹签,在地图上缓慢移动,构成一幅动态的情报态势图。
  “台正大人,”一名负责冀州方向情报的副手,名为“墨隼”的干练青年快步上前,声音压抑着激动,“邺城‘鹰眼急报,凌晨时分,发现可疑目标!”
  我的心猛地一跳,目光锐利地投向他手中的密报。“讲!”
  “是,”墨隼深吸一口气,迅速展开经过初步解读的密文,“邺城‘鹰眼于昨夜子时末刻,在城南驿站观察到一行人。为首者自称‘乔姓商贾,欲往南阳贸易。但其随从虽着仆役装束,步履稳健,眼神警惕,绝非普通家丁。尤其有两人,‘鹰眼判断,极有可能是袁公亲卫营‘大戟士中精锐,只是刻意更换了装束,收敛了气势。”
  大戟士?袁绍的精锐亲卫?这绝不是普通商人能有的排场。我的手指下意识地在地图上划过邺城的位置。“继续说,还有什么疑点?”
  “疑点颇多,”墨隼语速加快,“其一,此‘乔商行色匆匆,于驿站换马,所选皆为耐力上佳的河西良驹,似有急务在身,与常理贸易之从容不悖。其二,‘鹰眼靠近观察时,发现此人腰间佩戴一枚玉玦,样式古朴,并非凡品,且玉质温润,隐有光泽,似是长期佩戴之物。最关键的是,玉玦的边缘,似乎刻有某种不易察觉的细微纹饰,‘鹰眼未能看清,但感觉与袁府常用的某种内部标记或信物特征相似。”
  玉玦…袁府标记…急行南下…几个关键词迅速在我脑中组合。“目的地呢?”
  “他们声称是南阳,”墨隼指向地图,“但出邺城后,并未直接取道官渡南下,而是稍向西偏,似乎有意避开官渡前线两军对峙的核心区域,取道河内,再渡河南下。根据其行进方向和速度推算,极有可能并非止步南阳,而是继续向南,最终指向……荆州襄阳!”
  荆州!果然如此!
  我的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血液似乎都在加速奔流。这个“乔商”,十有八九就是袁绍派往荆州刘表处的密使!他携带的,很可能就是袁绍请求联盟、或者至少是希望刘表在南线制造麻烦,牵制曹操精力的关键信函或口信!
  “此人相貌特征?”我追问。
  “中等身材,年约四十,面容普通,略显白皙,留有短须,刻意做商贾打扮,但眉宇间偶露精明与审慎之色,不易接近。”墨隼回答。
  “随从几人?武备如何?”
  “连同‘乔商本人,共计六人。除两名疑似‘大戟士外,另有三名护卫,皆精悍内敛。他们并未携带显眼的兵器,多是藏于行囊或衣下,但‘鹰眼观察到他们腰间鼓胀,应是藏有短刃或手弩。整个队伍,看似寻常商队,实则戒备森严,行进中呈犄角之势,互相掩护,显然受过严格训练。”
  这配置,完全符合秘密使者的规格。人少了难以应付突发状况,人多了又太过惹眼。六个人,既有战力,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低调。
 

第293章 南下魅影,锁定目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