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章 见亲[1/2页]

兰陵风流 君朝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翌日,辰时。
  一对新人在奴婢的簇拥下出了新房的帷帐,回转萧琮住的承和院。
  萧琮的咳疾受不得地气,院内便如建康府兰陵巷的府宅一样建有楼院。平日萧琮起居都在外院的楼上,新婚夫妇的正房则是安置在内院的楼上,两楼下面有阔长的回廊相连,各成院落。
  新婚夫妇回正房换服。第一天要向父母叩安,两人都穿着士族世家沿袭数百年的传统“士服”。萧琮是一身士族郎君的大袖宽衫博带服,清俊飘逸,又显出旷达。沈清猗是一身士族女郎的垂髾华服,衣缘绣彩,朱带垂腰,气质优雅,眉间却透出冷冽清华,让人望之凛然。
  沈清猗推着萧琮下楼。
  楼梯是回旋形状,坡度很缓,上面铺了红*地衣,*椅行在上面轻静无声。
  八名男女侍仆恭敬的跟随在郎君和郡君身后。
  下了内楼沿回廊往南,过了中门,便入前庭廊院。
  晨光透过窗上的碧纱照入前院正堂,一室明亮。
  贺州地处大河与霍兰山之西,二月的天气还很有些料峭,堂舍东北角烧着一个紫铜瑞兽炭鼎。
  堂内北面和东西两侧已经置了坐席,北面主座是梁国公和安平公主夫妇,两边侧席坐着府里的郎君女郎,每人身后又都跪着奴婢伺候。
  坐在北面主位上的梁国公萧昡头戴卷梁冠,身穿玄*泥金镶红的大袖宽衫,腰系绫织泥金博带,气度贵极风雅。这位兰陵萧氏的族长、统十万兵马的河西大都督已入不惑之年,仍然丰姿俊朗,脸庞上没有多少岁月如刀的刻痕,反而浑身透着成熟风雅的魅力,如墨眉下双目细长而有神韵,又如深潭般幽邃不明,肤*是士族世家习惯保持的白皙,却不是萧琮那种不见阳光的苍白,而是光润如脂玉。
  坐在萧昡身边华贵美艳如牡丹的贵妇是国公夫人安平公主。她穿了公主的翟衣华服,显露出对新妇的重视,见萧琮被沈清猗亲自推着进来,眼底便流露出两分满意。
  新人一进屋,两边侧席上立刻射出七八道目光,有好奇、打量的,也有放肆、审视的。
  沈清猗步态从容,神*冷淡自若,行止间带着世家女郎的气度。
  安平公主暗暗点头,心里又多了一分满意。
   按礼,新人婚后次日应是在父母所居的正堂叩恩见亲,但萧昡夫妇怜惜萧琮体弱,便就近安排在了承和院。
  萧琮从*椅上起身,叩首下去道:“孩儿叩谢双亲大人教养成人之恩。”
  沈清猗随后叩首,道:“新妇叩谢双亲大人教养夫君之恩!”
  “起。”萧昡夫妇微笑颔首。
  便有侍人上前扶起萧琮,坐回到*椅上。
  沈清猗直身仍跪坐于锦垫上。
  萧昡取出一只玉瑗,对沈清猗道:“你是个聪明孩子。有你在四郎身边尽心,为父就宽心了。”
  沈清猗听着“聪明孩子”、“尽心”这两句,垂眉恭敬接过玉瑗,心底明亮如镜。
  她手中的玉瑗品质绝佳,*如青天流碧,造型清雅优美。
  但最重要的是,“瑗”通“援”义。
  萧昡是在提醒她,与萧琮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沈清猗叩首下去,“妇为夫君之妻,自当尽心竭力。”
  “好!”萧昡大笑点头。
  “真是好孩子,看着就让人喜欢。”安平公主也笑着送她一块玉,一块佩裙袂的白玉雁纹系璧。
  玉是西昆仑籽玉,玉质洁白莹润,正面浮雕展翅昂首的大雁,*真如生,衬以缠枝莲花,雕琢精美,也不是凡品。
  这玉璧是“雁好和谐”之义。
   沈清猗心中了然,双手接过,伏拜叩谢。
  安平公主笑道:“以后四郎就*给你了,我们可得轻松了。”
  若她治不好萧琮,就没什么以后——沈清猗寒眸敛下,声音清冽沉静,“媳妇定不负母亲信任。”
  叩拜双亲之后,就是与一众伯叔小姑行亲见礼。
  坐于西侧席之首的是梁国公的长子萧璋,在萧氏同祖父的兄弟姊妹中排行二。
  沈清猗上前行礼道:“弟妇见过二伯兄。”
  萧璋只比萧琮年长一岁,但十五岁就进入河西军,已经从军七年,即使穿着士族的大袖宽衫礼服,也掩不住挺拔健硕的身材,朗笑一声回礼,道:“四郎身子素来柔弱,还请四弟妹多多费心,为兄先谢过了。”
  沈清猗欠了下.身,声音淡静道:“照顾夫君乃弟妇分内之事,不敢劳二伯兄相谢。”
  萧璋目光一沉,转头对萧琮哈哈笑道:“四弟娶了贤妇,真是好福气。”
  萧琮咳了一声,回笑,“二嫂亦为贤妇。”
  萧璋目光又一沉,他的正室妻子虽然同样出身于江东士族,却不是吴郡孙氏的嫡枝

第三章 见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