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二六章 道破[2/2页]

兰陵风流 君朝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例,唐代金银*受到了波斯萨珊王朝金银*的影响。在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的唐代窑藏金银*中,有部分*具的造型与纹饰,显然在不同程度上融汇了一些异域风格。如金银*上的装饰花纹,往往把传统的龙、虎、朱雀等纹饰,与外来的葡萄、莲花以及对称的花草、鸟衔花带等纹饰巧妙组合,形成了鲜明生动的艺术特*。
  唐代瓷*的造型纹饰亦是如此,如在唐高宗乾封二年段伯阳墓中,出土了一件白瓷胡人尊,胡人深目高鼻,前额有一个硕大的白毫相,齐眉的发尖是排联珠纹,裹幞头,身穿圆领短袖紧身衣,手腕佩镯,胸前抱一口袋,袋口扎成荷叶形状,巧妙地做成尊口。又如初唐的凤头壶,壶身堆砌着瑰丽的饰纹,壶盖塑造成一个高冠、大眼、尖嘴的凤头,与壶口恰相吻合,而由口沿至底部连接着生动活泼的龙形柄。
  这些饮食*具都是唐代以前所未见到的新型样式,*物本身既吸收了波斯萨珊王朝的金银*造型,而又融合了中国传统的风格,以龙凤纹为装饰,颇具特*。其它诸如凤头龙柄壶上的力士和卷草纹,还有青瓷人物狮子扁壶所塑的象头、狮子和胡人形象等,都是对外域纹饰艺术吸收的结果。
  通过丝绸之路,唐朝的食物原料、饮食*具、食物加工、饮食方式等,也源源不断地传播到广大的中亚、西亚、南亚和其它西方国家。唐代的饮食文化,尤其是中国茶文化的输入,对当地居民的饮食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
  在中国的茶叶沿丝绸之路向西传播的过程中,波斯是一个重要的中转地,“据有关专家阐释,凡是从陆路传播茶的国家,尽管有些国度已离中国较远,但他们的语音中,仍然保留着中国北方话‘茶的基本音质,这些国家都将‘茶读清擦音声母s、sh或清塞擦音声母c、ch。如俄罗斯语读茶作chai,阿拉伯语读茶作shai,土耳其语读茶作cay,罗马尼亚语读茶作ceai,波兰语读茶作chai。这些发音依据的多是波斯语,而波斯语‘茶的发音则根据中国‘茶的直接音译。现在的波斯茶一般读作chay。
  据黄时鉴先生考证,阿拉伯—伊斯兰古文献最早记述的茶读ga,语言学家认为都是从波斯语借入的”。有学者认为,茶是唐代大食商人采购的大宗商品之一,茶已传到了比波斯还往西的阿拉伯地区。其根据是成书于851年的阿拉伯伊斯兰文献《中国印度见闻录》中提到了中国的茶叶:“在各个城市里,这种甘草叶售价很高,中国人称这种叶草叫‘茶(sakh)。此种干草叶比苜蓿的叶子还多,也略比它香,稍有苦味,用开水冲喝,治百病”。还有学者认为:“土耳其商人在进行边疆贸易时,也以茶叶为重要物品”。但也有学者认为,目前并没有找到任何有关唐代茶已西传至波斯并入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实证和依据。
  
  (二)海路*流
  向东的海路*流,主要国家是朝鲜和日本。
  从朝鲜输入唐朝的多是各种食物原料,如水稻、蔬菜、果品等。
  新罗有一种黄粒稻,具有芒颖、粒肥、*殷、味香软等优点,唐德宗时金地藏从新罗输入此稻,并种植于安徽九华山一带。
  从新罗输入唐代的蔬菜有白茄和石发,段成式《酉阳杂俎》载:“(茄子)有新罗种者,*稍白,形如鸡卵。西明寺僧造玄院中有其种。”从这种白*的茄子在寺院中种植的情况来看,它极有可能是由僧人从新罗输入中国的。
  石发是一种水生藻类,中国吴越沿海也有出产,“然以新罗者为上。彼国呼为‘金毛菜”。
  输入唐朝的著名朝鲜果品为松子,“新罗使者,每来,多鬻松子。有数等。玉角香、重堂枣、御家长、龙牙子,惟玉角香最奇。”
  对朝鲜而言,唐朝饮食影响最大的当属茶文化的输入。
  金富轼《三国史记》载:“茶自善德王有之”,新罗善德王在位的时间为632~647年。可见,最迟7世纪前半期,朝鲜已经开始饮茶了。
  唐朝的饮食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更大。
  日本大化革新后,对唐朝高度发达的文明非常崇拜,经常派僧人、留学生来唐朝学习,模仿唐朝的一切,近乎全盘唐化。
   与其它国家相比,唐代时期的中日饮食文化*流几乎全部表现为唐朝向日本的输出。
  输入到日本的唐代饮食文化的内容十分广泛,从饮食原料到饮食方式,从食品到饮料,应有尽有。
  据真人元开《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鉴真东渡时,携带的中国食品就有干胡饼、干蒸饼、干薄饼、番捻头、落脂红绿米、甘蔗、蔗糖、石蜜、茶叶等。日本学者杂喉润认为,豆腐、黑沙糖和用来吃的味噌(日本式豆酱)都是鉴真传到日本的。
  另据日本《食物传来史》记载,8世纪日本从唐朝传入了馄饨的烹制方法。
  《倭名类聚钞》则认为,日本奈良时代,苹果及面条的制作方法也由唐朝传入了日本。
  而据陶文台先生的研究,豆腐、粽子、年糕、生鱼片等食物,“箸”、“料理”等名称,多是唐代传入日本的。
  徐少华先生认为:“日本于平安朝初期(中国唐代)引入中国药酒”,“日本仿效中国元日饮屠苏酒始于平安朝初期(811年),直至今日仍有这一习俗,处方与饮用方法也与中国相同。在唐代,中国式宴会已进入日本上层社会”。
  在日本输入的众多唐代饮食中,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茶叶了。
  学者多认为,茶叶传入日本的时间可能略晚于朝鲜。茶叶最早是由僧人传入日本的。
  除东亚的朝鲜、日本外,经海路唐代的饮食文化还传播到东南亚诸国,据周达观《真腊风土记·*用》载,真腊(今柬埔寨)的寻常人家,“盛饭用中国瓦盘或铜盘,……往往皆唐人制作也。食品用布罩,国主内中,以销金缣帛为之,皆舶商所馈也”。
  ——作者:刘朴兵

第一二六章 道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