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三一章 大唐帝京[2/2页]

兰陵风流 君朝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品”,供宫廷服饰和赏赐用。晚清以后才流传至民间。
  44:四大名锦之壮锦
  即广西锦。
  产生于宋代,壮族称为僮族,故壮锦又称僮锦。以棉纱股线或麻纱股线为经、桑蚕丝为纬。汉代广西已有织锦技艺。唐朝时,壮族织出的多种布料被列为贡品。但真正能够称为“锦”的纺织品则出现于宋代。宋代称为“白质方纹,佳丽厚重”的布,就是早期的壮锦。
  壮锦的花纹图案接近剪纸图案,变化千姿百态。传统的花纹图案有花、鸟、鱼、虫、兽以及“万”字、“双喜”等文字图案、线条粗壮有力,*彩艳丽,常用几种不同颜*的丝线织成,*彩以红、绿、黑、黄为主,一般多以红*为背景,*彩斑斓,绚丽多姿,对比强烈,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
  5、竹丝
  选用优质竹丝精心编织而成的。颜*嫩黄,薄而透光,绵软而细腻,薄如蝉翼。
  竹丝的图案或山水人物,或花鸟虫鱼,无不维妙维肖,玲珑剔透,精美绝伦。
  6、夹缬
  
  将丝绸夹于两块镂空花版之间,利用花版的紧夹进行防染,解开花版,花纹即现。
  夹缬始于唐,盛行于唐宋两代,明清时期依然使用,多见于浙江和西藏一带。
  7、绞缬(就是扎染)
  用线或织物本身将织物扎结后入染,解结成纹,纹样具有晕*效果。
  绞缬又名扎染,出现于东晋时期,唐宋时极盛,至今一直沿用。
  8、蜡缬
  蜡缬是用蜡作防染剂进行防染印花的产品。
  蜡缬又称蜡染,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的棉布(写作绵布)上,似由西域输入,魏唐间流传渐广。
  由于中原地区产蜡很少,唐代出现以灰代蜡的防染印花,亦称灰缬,明清时被广泛用于棉织物,即现今流行的蓝印花布——就是下面要讲的9。
  9、蓝印(靛蓝花布)
  蓝印花布在明清流行于江南民间,朴拙幽雅,是以棉布为原料印染。
  蓝印花布,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最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蓝印花布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浆烤蓝,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刻版、刮浆等多道印染制成。
  蓝印花布一般可分为蓝地白花和白地蓝花两种。
  10、葛布(俗称夏布)
  葛之产地,一为吴越,一为岭南。
  葛,其茎的纤维所制成的织物叫葛布,俗称“夏布”,质地细薄。自周以来,历代贡赋。除作衣料,魏晋以来多用制巾,葛巾。
  11、缂丝
  丝织品,采用通经断纬法以平纹组织织成。织制时以本*丝作经,用小梭将各*纬线依画稿挖梭织入,最后不同*彩的纬线间出现空隙,如“雕镂之状”,因此又称刻丝。
  缂丝技术出现于唐代,盛行于宋代,一直延续至今。
  二、中国四大刺绣
   1、四大名绣之蜀绣:
  蜀绣也称”川绣”,它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
  蜀绣起源于川西民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彩明快的独特风格。蜀绣作品的选材丰富,有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水鱼虫、人物肖像等。
  针法包括12大类共122种,常用的针法有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
  早在汉代,蜀绣之名就已誉满天下。汉以后至五代十国时期,蜀绣飞速发展。宋代,蜀绣的发展达到鼎盛。清朝中叶以后,蜀绣逐渐形成行业,当时各县官府均设”劝工局”以鼓励蜀绣生产。
  2、四大名绣之湘绣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湘绣制品,是长沙马王堆一号汉代墓葬出土的一件丝织品,它所使用的针法与现代湘绣所差无几,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湘绣工艺就已经产生了。此后经过漫长的发展,湘绣逐渐将国画传统特点引入其中,从而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风格。至清末民初,湘绣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甚至超越了苏绣,在中国刺绣业中独占鳌头。
  湘绣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尼纶等为原料,配以各*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它以中国画为神,充分发挥针法的表现力,达到构图严谨,形象*真,*彩鲜明,质感强烈,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3、四大名绣之苏绣
  即苏州刺绣,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
  苏绣产地江苏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蚕桑发达,盛产丝绸,自古以来就是锦绣之乡。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将苏绣用于服饰。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曾命赵达丞相之妹手绣《列国图》。宋代苏绣已有相当高的水平。
  到了明代,江南已成为丝织手工业中心。在绘画艺术方面出现了以唐寅(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推动了刺绣的发展。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琳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自此,刺绣艺术在针法、*彩图案诸方面已形成独自的艺术风格,在艺苑中吐芳挺秀,与与书画艺术媲美争艳。
  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皇室享用的大量刺绣品,几乎全出于苏绣艺人之手。
  绣品种类齐全:按品种分,有双面绣、单面绣;按体积造型分,有台屏、墙屏、地屏和大型组合屏风;按表现内容分,有人物、宠物、花鸟、风景、静物、特*建筑物等。
  4、四大名绣之粤绣(大家对这个比较陌生吧)
  潮绣与广绣合称为粤绣,据传创始于少数民族,与黎族织锦同源。
  它以布局满、图案繁茂、场面热烈、用*富丽、对比强烈、大红大绿而著称。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布局满,往往少有空隙,即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地树根等补充,显得热闹而紧凑。
  粤绣的另一个独特现象,就是绣工多为男工,和其他地区绣工均为女子不同,在绣制大件时,绣工常手拿长针站着施绣。

第一三一章 大唐帝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