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二八章 不妥[2/2页]

兰陵风流 君朝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表达了对这位宰相辞任的遗憾,但也尊重他专心修书的选择,以十分优厚的致仕待遇批准了他的辞呈。继任的尚书令是尚书左仆射兼吏部尚书姚蓝成,和魏重润一样,出身寒门。因为姚蓝成二十年积累的声望以及他的书香官宦家庭出身,士林虽然对魏重润的突然辞相深感惊诧,却也接受了这位宰相的辞任和姚蓝成的上任,对魏重润的辞职也高度赞誉,不慕权利富贵专心治学,这是深受士人钦敬的品格。当然,这位宰相辞职的真相也深深掩盖在了这些赞誉之下。如今在座的,都是天启派。就算是中途被拉上船上,也只能坐着这条船坚定往前了。
  与燕周的战争,就在天启计划之中。
  要么一起前进,要么被碾压,没有第二条路。
  宇文氏已经腐朽了,那就要被前进的车*碾压。当然,这也是乌古斯的利益诉求,燕周横亘在乌古斯的扩张道路上,要前进,就一定要吞掉燕周,没有合作的可能。大唐在乌古斯和燕周之间,果断的选择了更具有狼*的乌古斯。
  七天前,也就是四月二十八,乌古斯军队与燕周军队在克伦川积石荒漠会战,双方共投入十二万兵力,燕周军大败,亡七万余人,仅余不到万骑突围逃走。乌古斯军队占领克伦川,意味着燕周失去了克伦川以北的一半国土,剩下的抵抗军队必定会被乌古斯军队分割而灭。
  “燕周已经失去北部国土的控制,乌古斯军队修整后,必定会南下。如今,我们大唐出兵的时机已经到了。必须要在欧罗顿反应过来前,消灭燕周!”
  六十九岁的枢密大学士徐知通胡须发白,声音却是雄浑有力,目光炯炯的看向金镶玉案后的李毓祯,拱手道:“殿下,宣战吧!”
  这位老将军出身大唐武勋世家卫南徐氏,除了先祖英国公徐绩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功臣外,二百六十多年来徐氏也出了不少将才,先后有六人入过枢密阁,徐知通本人任过安西大都护、左神策军大将军,对阵欧罗顿、大食、燕周这三国都打过胜仗,说宣战的声音中气十足,相当有底气。
  “殿下,宣战吧!”
   十二位枢密大学士拱手齐声,声音高昂有力。
  诸位宰相目光闪动。
  李毓祯脸*平静,声音一贯的薄凉,淡冷,“诸位相公意见呢?”
  宣战最重要的是师出有名,而对燕周宣战的“名义”,就大有讲究了。
  中书令裴昶说道:“重点是宣战理由。”
  “这就是政事堂的任务了。”
  李毓祯的脸上,始终只有平静,众位宰相却莫名的有种寒凛感觉,似乎一切都会在这位主君面前灰飞烟灭。
  “既然是人间的战争,也是时候,让民众知晓一些。”她冷漠的声音说道。
  众宰相都沉默了。
  这要把握好一个度,说多了不行,一点不说也不行。
  裴昶思忖一阵后,拱手应旨。
  李毓祯跟着说道:“户部做好准备,宣战当天发行战争债券。”
  发行战争债券,这是大唐宣战的惯例。
  尚书令和主管户部的尚书左仆射同时应声,“诺。”
   ……
  阁议出来,宰相们走作一堆,枢密大学士三两走作一堆。
  徐知通和襄阳郡公罗谨成走在一起,出了内廷宫门,徐知通问他:“你一直拢着眉,是有什么思虑?”
  罗谨成与他私谊深厚,低声说道:“殿下,好像有些不妥。”
  “不妥?”
  罗谨成是*真境中期宗师,修的是还真道,灵感尤其敏锐,略略迟疑了下,说道:“殿下今日气势尤其锋利,我坐在下面,如有切肤之痛。”
  徐知通只是融合境的修为,咦一声,“难道殿下武道又有进境了?”
  罗谨成想摇头又止住,说道:“可能,剑道上又有领悟吧。”
  他没说实话。
  太子的状况,更似剑意外泄。
  很细微,若非他修的还真道,不会有那种切肤感受。
  以太子殿下*真境大圆满的境界,不应该收敛不住剑意啊。
  罗谨成默默的压下自己的怀疑。

第三二八章 不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