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摆在这,面前的有两条路。
一条路就是继续深挖。
现在在江东地区的武林高手。
另外一方面,就是找一些有名的师傅,来进行培养。
毕竟这一次,还筛选了,是关于一些兵法各个方面的。
因为兵法这边,对于诸葛亮而言,自然是属于非常了解的。
他可以去把自己所有知道的兵法,完全的教授给这些习武之人。
而他们这些习武的招式,诸葛亮可以去找一些,之前的武林高手,来专门教授他们一些武艺。
从而让这些人,也都参与到,整个的武状元的考试当中。
只要是,他们能够拿下武状元。
那么整个江东,甚至对诸葛亮自己,都有着莫大的意义。
对于诸葛亮而言,这段时间一直在江东这边。
俨然已经把江东这边,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虽然诸葛亮也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可能会调回到许昌。
但是对于诸葛亮来说。
他还是希望自己,不仅仅只是管辖着江东这一片地方,而是放眼全球,放眼整个世界。
听说了,曹念他们回来的不少消息,诸葛亮其实还是非常羡慕的。
诸葛亮想法是,如果能有机会出去走一走,见识一下这个不同的世界。
那么对于诸葛亮自身而言。
也是一种眼界方面的拓展。
就是因为,对于眼界方面这种拓展的向往。
诸葛亮才能够舍弃,他现在所有的东西。
所以现在的诸葛亮。
还是感觉,他要想脱离江东这一片地方的束缚。
可以说。
江东地区成就了诸葛亮,同时也限制了诸葛亮。
诸葛亮想要取得更巨大的成就。
单纯在江东这一片地方,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现在的江东地区,已经可以说发展到了巅峰。
所以诸葛亮,也想来一个善始善终。
他想让一个科举的状元和一个武状元,这同时两个状元的冠名,落在他们江东这边来。
为自己在江东这边的生涯,做成一个完美的句号。
所以。
诸葛亮便开始了这方面的谋划。
其实。
在科举这边,诸葛亮都并不是很担心的,。
毕竟这段时间,一直在江东这边。
诸葛亮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江东本地的这些普通百姓们的教导。
虽然曹念他们,硬生生是把基础的教育应该普及了。
如果说。
整个的中原地区普及的,是对底层的扫除文盲的普及活动。
那么对于江东地区,诸葛亮采取的,就是精英文化。
不仅仅是筛选出很多,喜欢读书或者是适合读书的好的苗子。
然后统一的进行聚集,在一起培训学习讲课
诸葛亮为此,也特地的聘请了很多的名家大师
甚至是就连诸葛亮自己。
也经常的登台授课,来给这些人来去讲课讲课。
而这些人本来,诸葛亮计划的是,教授他们基础知识的同时,还会教授他们怎样去管理,怎样去教老百姓,怎样去做事。
那么这些人,将来的用途和定位。
就是在各个官员的幕僚,去做一定的辅助性的工作。
而有了这种科举的通道之后。
对于诸葛亮而言。
他们自然是可以通过这种科举的途径,来去完成他们自身价值的释放。
而诸葛亮绝对有信心。
不管是跟北方地区相比较起来,还是跟西凉这边比较起来,还是跟汉中,甚至是南边的南蛮,这边比较起来。
诸葛亮这边的江东,都是遥遥领先的。
因为本身,诸葛亮自身的知识,文化的能力水平,就已经是遥遥领先了。
在诸葛亮的教导之下。
所有的弟子门生,也都有着不同于以往的超强的能力。
但是有利就弊。
相对于北方这边来说。<
第八百七十章 赵云的潜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