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兵好招,甲难造。
      半年的时间,陶谦也没能给三万人凑齐甲胄。这三万人有三分之二的兵只有兵器没有甲胄,跟随队伍一起前进,刘?高兴的不是身后补足了一千士兵,而且陶谦分给了他三百副甲胄。
      制式甲胄,全身犀牛皮,要害部位用铁片加固,穿戴了这样甲胄的士兵,已经能称得上是精兵了,而刘?身为都尉,他分到的甲胄比普通士兵的更好。
      在路上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陶谦带领徐州三万大军,终于赶到了会盟地点——陈留酸枣。
      陈留太守张邈,已经在酸枣城外清理出一大片空地,并且立下了十几座营寨。
      远远看去,旌旗密布,连绵数十里,部分营寨内,还能听见号令声,待走进时,能隐隐看到里面有人正在训练。
      目下,距离较近的豫州刺史、兖州刺史、东郡太守、山阳太守等人已经赶来,其余较远的还在路上。
      陶谦刚来,矫诏发起人陈留太守张邈名义上的部下曹操,带人在酸枣迎接。“陶刺史,我们已经为大人准备好了营寨,请扎营之后,再来军帐议事。”
      刘?身份太低,进不得主营,只能待在徐州营寨内,带着自己的千人进行训练。
      半个月后,最后一个诸侯,右北平太守白马将军公孙瓒带兵赶来,十七路诸侯,除了西凉太守马腾在凉州策应,另外十六路诸侯都到达了酸枣。
      诸侯兵马,多少不等,少则一万,多则三万,各有民夫进出运输粮草器械,热闹非凡。
      会盟发起者曹操,命人杀牛宰羊,大会诸侯,商议如何进兵勤王。有太守称,蛇无头不行,盟无主不立,请立盟主,然后进兵。众人商来议去,推举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
      袁绍走马上任,命人筑造高台,立旌旗、设三牲,先焚香祭天,后歃血为盟。
      以弟袁术为督粮官,冀州牧韩馥和袁氏共同为盟军提供粮草器械。
      以长沙太守孙坚为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从酸枣出发,望洛阳方向前进。
      一路各县不敢阻拦,却不想荣阳境内有一虎牢关,南靠嵩山,北临黄河,扼守要道,西凉军先锋骁骑校尉华雄,引军五万驻守,挡住孙坚去路。
      却说会盟之后,陶谦返回本军营寨,召集众将,将进兵策略告知,随着孙坚开路,众人也从酸枣拔营起行,将营寨安在司隶西部,中牟县与阳武县之间。
      刘?每日勤修武艺,训练麾下一千士卒,只等命令。
      忽然一日,盟主袁绍擂鼓聚将,各路诸侯带着部将前来主营大帐。
      眼看众人到齐,袁绍告诉众人。“前有鲍信部将鲍忠不听号令,擅自进兵虎牢关,杀身丧命,折损千余士卒;后有孙文台败于华雄,损兵折将,为之奈何?”
      众人小声商议,还为商议出结果,忽然有探子入帐来报:“禀盟主、众将军,西凉军华雄引铁骑在关外叫阵。望其兵马,不下一万。”
      众人皆感叹西凉军,骑兵之多。
      袁绍大怒。“小小华雄,竟敢如此猖狂,谁敢出战?”
      南阳太守袁术背后走出一人,乃其麾下骁将俞涉大声呼道:“小将愿往。”
      袁绍大喜,令俞涉出战。
      众人只听得关外擂鼓声起落,立马有探子来报:“俞涉将军不过三个回合,就被华雄斩落马下。”
     

第6章 酸枣会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