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章 曹操追董卓[1/2页]

刘三刀:杀到三国大结局 紫衣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袁绍领盟军主力向前推进,日夜攻打虎牢关,两方人马损失惨重,董卓有些顶不住。
      他听从李儒建议,迁帝都于长安,徙汉帝百官西行,裹挟洛阳百万百姓,掘周遭帝陵及大户坟墓,取其陪葬充作军资,独留偏将赵岑守虎牢关,随后一把火烧了洛阳。
      董卓一走,也撤了虎牢关大部分兵力,偏将赵岑有些抵挡不住,便向盟军献关投降。头铁的孙坚,又第一个冲杀在前,率先进了虎牢关。
      得知赵岑是真降,其余诸侯才各自领兵进入虎牢关。
      通过虎牢关后,众诸侯分散屯军,远远望着洛阳城火焰滔天,没有立刻进兵,只有孙坚引一部分兵马攻入洛阳。
      此时,洛阳竟然无人守卫,他下令部下灭火,只是兵少,灭火缓慢。
      曹操来见袁绍,看着诸侯在帐内饮酒闲聊,大声斥责,“今董贼败逃,正是追击之时,本初为何不下令进军追击。”
      袁绍以逼退董贼,获得了大量的名望,此时继续追击,胜负难料,便道:“连翻厮杀,将士疲惫,追击恐怕无果。”
      众诸侯也劝曹操不可轻举妄动,曹操大怒,亲自引本部万余兵马,追击董卓。
      被曹操这么一闹,众人连闲聊的雅兴都没有了,于是纷纷返回自己营寨,继续修整观望。
      讨董联盟,名为十八路诸侯,其实各怀心思,只有孙坚进城救火,曹操追击,董卓杀袁绍全家,此时他竟然不进兵追击,更何况其余诸侯。
      勤王之功,救国名望,已在手中,何必继续进兵与董卓厮杀。
      陶谦返回营寨,召集众将,将今日之事告知,“众将以为如何?”
      一将答道:“我军已折损四分之一兵马,各部疲惫,不宜进军。”
      众将纷纷附和。
      令一将答道:“我等勤王而来,应当入洛阳救火。”
      “不,应当追击董卓!”
      众将纷纷发言,陶谦听着不懂意见,不知该做如何决定,陡然看到刘?,便高声问道:“三刀,你众将出谋划策,为何你一言不发?”
      刘?不慌不忙,拱手回道:“我总结了一下,诸将谋划虽多,不外乎三种。其一,按兵不动;其二,进兵洛阳;其三,追击董卓。”
      陶谦细细一想,点了点头道:“不错,不知三刀有何高见?”
      “高见不敢,只是末将有些疑问!”
      “且说来听听!”
      “我军此番前来会盟,目的为何?”刘?问道。
      “诛杀董卓,为国除害!”陶谦掷地有声的回道。
      看着陶谦大义泯然的样子,刘?心中一笑,脸上却是一副敬佩的模样,道:“刺史大人高风亮节,末将佩服。”
      看来,能当上大官的人,都是演员啊,不,影帝。
      你心中要是想诛杀董卓,就不会这么问我们,直接带领跟着曹操追上去就完了,还这么多废话。
      现在名声也捞了一把,不想继续进攻董卓,又担心别人说闲话,想找个台阶下。
 

第9章 曹操追董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