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宋国,皇城司。
      “小道见过吴勘契。”
      一袭绿袍的道人上前一步问好。
      对面则是一个头戴桶子样抹眉头巾,打扮像学究的儒雅中年男子。
      那学究上下打量道人一眼,不徐不疾地递过去一块令牌。
      “何道人,这是你要的。你说龙池起了变化,我就给你这个机会,各地都有潜伏的蛟龙种子,平日不显,关键时候才会露出头来。如今既然你瞧出了端倪,那就去把龙种摄来,若是事成,必定在内侍都知的大人前保举于你。”
      吴勘契淡淡说道,言语间不经意流露出几分冷漠与高傲。
      “多谢大人。”
      何道士拱手作揖,双手恭恭敬敬接过令牌,显得尤为客气。
      此令入手,从此就能出了皇城,不再受龙气桎梏且从此是龙归沧海虎归山,他心头如何能够不喜。
      “嗯,不要令老夫失望。何道长你记住了,天地有时节之变,能寻到蛟龙抓来处置最好,寻不到也无妨。毕竟于天下而言,江湖再大,也就是个浅浅的池子。若事有不成就早些回来。”
      吴勘契面无表情地敲打一句道。
      勘契这个官职小得没品,最早的意思就是校对鱼契之意。
      鱼契又是什么?
      那是鱼儿形状的符信,乃是皇城司上属官专门的身份证明。
      《宋史·舆服志六》之上,所记载“今聞皇城司見有木魚契,乞令有司用木契形狀,精巧鑄造。”
      说的就是这个东西。
      至于皇城司这样一个机构,简单来形容,与后世明朝的锦衣卫相当。
      不过权力肯定是比不上锦衣卫的,巅峰时期则不相上下。
      皇城司如今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探事司与冰井务。
      探事司主内,更像是锦衣卫,早年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武德司。
      巅峰时期,上下共计约有万人。
      一有制衡宿卫诸将领之权,主要是针对殿前司,以及侍卫亲军司两个部门。
      第二则是不隶台察,完全由宦官主持,为天子耳目,不隶台察的意思就是不受御史所督察。
      第三则是行特务之职,探事,伺察之职。
      最初赵匡胤立武德司时候,此司的主官乃是社稷学宫的隔代传人王仁瞻,甚至处理过晋王赵光义“勋旧戚里用事吏”一事,就连当时的宰相,赵普都畏惧此人。
      不过,随着赵光义后续上位,探事司权力逐步消减。
      最差的时候,上下不过五百来人。
      而除了探事司外,冰井务则是专门对外,监查江湖,尤其是四大真统遗脉踪迹的机构。
      在一些文人的书籍上,冰井务是专门负责给皇家制冰的一个机构。
      实际上其中收拢一大批异人,左道高手,作为朝廷的鹰犬。
      不过,随着四大真统逐渐销声匿迹。
      冰井务规模也不断缩小,如今就上下两个押班,以及一个武德大夫在管。
      押班管理玄门正宗与龙虎山也有对接。
      而武德大夫则是管理旁门左道高手。
      在宋国武臣官阶五十三阶中,武德大夫则是其中第二十七阶,平日可谓海量吞吐龙气。
      而押班更是正六品官衔,需要用王朝气数来补给自身修行。
      其下设勾押官,押司。
      而押司下面才是堪契。
      堪契之下就是寻常吏员,若无重要事情,这些不入品的小吏,是不允许出皇城的。
      供养佛道等异人,对于任何王朝都是消耗。
      宋国

第三十六章 新官上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