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山的征程。山路崎岖,云雾缭绕,但李易的步伐坚定而有力。
  一路上,他回想起在巫族的点点滴滴,那些与祖巫们共同修炼、探讨的日子仿佛还在眼前。他感慨万分,更加坚定了自己要不断前行,探索更高境界的决心。
  随着高度的不断攀升,气温越来越低,寒风刺骨。但李易不为所动,凭借着强大的意志力和高深的修为,一步步向上迈进。
  不知又过了多久,李易终于来到了一处险峻的悬崖边。他望着眼前几乎垂直的山壁,深吸一口气,运起法力,身形如燕,向着上方飞去。
  此时的李易,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登上山顶,去追寻更高的道,去感受那更广阔的天地。
  在不周山的清幽之地,李易与女娲、伏羲的再度相遇,仿佛是命运的巧妙安排。
  女娲身着一袭月白色的长裙,裙袂飘飘,如仙如幻。她的肌肤如雪,眉如远黛,双眸犹如深邃的星辰,闪耀着温和而智慧的光芒。一头乌黑的长发如瀑布般垂落在她纤细的腰间,随着微风轻轻摆动,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她的身姿婀娜多姿,举手投足间都流露出一种与生俱来的优雅与高贵。
  伏羲则身着一件青色的长袍,袍袖随风舞动,显得潇洒不羁。他的面容刚毅而英俊,剑眉星目,鼻梁挺直,嘴唇微微上扬,带着一抹从容的微笑。他的头发高高束起,用一根玉簪固定,更显精神抖擞。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沉稳大气、睿智深邃的气质。
  当女娲发出邀请时,她的声音如同山间清泉流淌,清脆悦耳:“李易道友,别来无恙,今日在此相遇,实乃缘分。我与伏羲正欲寻一清净之处论道,不知友可否一同前往?”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真诚,让人难以拒绝。
  李易心中一阵惊喜,赶忙恭敬地拱手应道:“能得二位相邀,实乃李某之幸。”
  伏羲爽朗地大笑起来,那笑声仿佛能穿透云霄:“如此甚好,那便请随我二人前往洞府。”他转身带路,步伐稳健而轻盈。
  一路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斑驳的光影。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微风轻拂着脸庞,带来阵阵花草的芬芳。李易跟在伏羲和女娲身后,心中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论道的期待。
  不久,他们来到了伏羲和女娲的洞府。洞府外,五彩斑斓的奇花异草相互争艳,散发出迷人的香气。一只只小巧玲珑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进入洞府,里面的布置简洁而典雅。石壁上镶嵌着散发着柔和光芒的宝石,将整个洞府照得明亮而温馨。石桌上摆放着精美的茶具,旁边还有几卷古老的竹简,散发出淡淡的书卷气息。
  众人依次入座,女娲轻轻挥动衣袖,石桌上瞬间出现了几杯热气腾腾、清香四溢的灵茶。
  伏羲率先打破沉默,他的目光深邃而专注,看向李易说道:“吾等生于这洪荒之中,见证了诸多变迁。不知李易道友对这天地之道有何见解?”
  李易微微沉吟,目光中透着思考与敬畏,缓缓说道:“这天地之道,广袤无垠,深邃莫测。我以为,道在万物之中,顺应自然,遵循规律,方能体悟其真谛。就如同这四季更替,日月星辰的运转,皆有其定数。”
  女娲微微点头,她那如秋水般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思索,轻声说道:“李易道友所言甚是。我观这世间万物,皆有其生长消亡之理,此乃天道循环。就像那花开花落,春去秋来,无不是天道的体现。”
  伏羲接着说道:“然,在这洪荒之中,生灵众多,争斗不断。如何才能求得和平与安宁,亦是吾等应当思考之问题。”他的眉头微微皱起,脸上露出一丝忧虑。
  李易饮了一口灵茶,感受着那股清新的灵气在体内流转,然后缓缓说道:“争斗之源,多为欲望与贪念。若能克制己心,以慈悲为怀,或许能减少许多纷争。但人心难测,要做到这一点,又谈何容易。”
  女娲轻笑道:“慈悲之心固然重要,但若无一统之规则,亦难以约束众生。”她的笑容如春风拂面,让人感到无比温暖。
  李易思索片刻,说道:“规则当由强者制定,然强者亦需心怀公正,不可徇私。唯有如此,规则方能服众。可这强者又当如何评判?力量强弱并非唯一标准。”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疑惑。
  一时间,三人陷入了沉思。洞府内安静得只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片刻之后,女娲打破了沉默,她的眼神坚定而明亮,说道:“吾以为,强者不仅要有强大的力量,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和智慧,能引领众生走向正道。若只是凭借力量横行霸道,终难长久。”她的声音中充满了对正义和善良的追求。
  李易深表赞同,说道:“女娲道友所言极是。若只凭力量称霸,终难长久。只有品德与智慧兼具,才能赢得众生的真心拥戴。”
  伏羲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如此说来,吾等修行之人,当以提升自身品德与智慧为重,力量不过是手段而非目的。我们应当用力量去守护正义,而非制造混乱。”

第19章 不周山论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