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可以给您弄来!”
这小舅子真是会打蛇随棍上,刘国胜有些看不过去:“桂辰!干什么呢这是!能提高粮食产量是造福天下之事,你咋就这么……”
“唉!老哥哥哪里话,宋濂半月前刚入京,这会还在京城,一篇哪里够,咱回去就让他,不,让在京所有写字好的都给老弟写几副字,对了老弟喜欢古董不?”
刘国胜没想到朱元璋这么大气,故作尴尬的表情也真实起来:“那个,朱大哥,古董拿到后世因为时间不对肯定就被认定为赝品,我个人就喜欢书法,您这边要是方便找人给写几副字就行!”
朱元璋很高兴,拍拍孙桂辰肩膀,嘴角都有些压不住:“这都是小事儿,那些酸腐文人就喜欢卖弄笔杆子,让他们写几幅字还算便宜他们了。”
“重八兄弟,有个事儿我得给你打个预防针。”
朱元璋:预防?针?
“大明没有化肥,这些粮食在大明也就能达到后世一半左右的产量,而且要注意的地方也不少,我抽时间去拜访下这方面专家问问。”
朱元璋长舒一口气,还以为这老哥要说啥呢,那普通品种土豆一半产量也有两千斤,这不还是妥妥的仙粮?
见他并没在意,刘国胜有些无奈,举起酒杯邀请到:“诸位,既然说起粮种,这第二杯酒就祝大明年年丰收、粮食满仓!”
(╥w╥`)这话朱元璋爱听,脸上笑意更加明显,再品尝土豆时感觉那甘甜沁人肺腑。
…………
“我给大家讲个历史故事吧!”
推杯换盏、觥筹*错后,刘国胜没来由的话引起众人兴趣。
“十九世纪中叶,也就是距洪武十一年四百多年后,有个小地方叫爱尔兰,也就半个山西那么大的地方,人口600万左右。”
‘这地方应该比较富庶,朱元璋心里想着,这么小的地方能养这么多人肯定差不到哪去。
“当时唉爱尔兰经济落后,大部分土地被地主掌控,农民只能租种小块土地,以种植土豆为生。”
被闪到的朱元璋丝毫不在意,更加坚定将后世粮种带回大明的决心,尤其是这个土豆。
“1845年,土豆晚疫病在爱尔兰迅速蔓延,致使土豆的茎和叶腐烂,块茎也无法食用,且传播速度极快,当年爱尔兰土豆产量就减少一半,随后几年灾情持续恶化。
五年时间,约100万人因饥饿、疾病死亡,200万人被迫移民。”
听到这里,朱元璋只觉眼角直跳,五年一百万!看着碗里的土豆炖牛腩,有些心惊肉跳。
“姐夫,这是啥情况?”
刘国胜白了这个小舅子一眼,“高产粮种不能解决一切,科学种植才行。比如杂*水稻,你知道他是不能留种的吗?”
孙桂辰尴尬挠挠头,这些他还真不清楚,从小没种过地的他对这些也不懂这些,很多东西还是从一些小说中看来的,那些主角不都带着高产作物回到古代就能封王拜相的吗?也没说注意这注意那的。
第29章 土豆的小震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