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救?
  在朱元璋点头示意下,拱手回答:“回先生,这世上当娘的当然得为儿子考虑,既然爹都不疼,那顺手养废了谁也不能说什么!”说完后就低头不语,心跳的声音却充斥大脑。
  刘国盛赞道:“聪明,吕氏也是这么做的。”
  “你们看,能继承大统的肯定得是嫡子,五皇子朱橚在封地专心钻研医术!”原本有些怪异的眼神,不知何时间带上些许佩服,虽然现在已经六十多岁,刘国盛对同行老祖宗还是带着敬意的。
  “那么挡在身前的,就只有四皇子朱棣了!”
  看官:什么??朱元璋不是二十六个儿子吗?
  朱元璋:不是妹子生的,那不就是充话费送的?
   原本已经平静的心跳再次剧烈波动,征询的目光看向刘浩。
  刘浩无奈摊手,这个老爹真的能大喘气,你看把朱小四吓的,无比坚定的点点头,“放心,你真的没事。”心里还想着:“不仅没事,还一脚把朱允炆踢下龙椅自己坐了上去。”
  没有继续卖关子,刘国盛继续说下去:“洪武三十一年,大明开国皇帝明太祖高皇帝病重。”
  听到此话,朱元璋倒是没什么反应,七十一岁啊,足够了,而且孙子、儿子、媳妇都不在了,就留他这个老头子在世上,那是多么的悲惨人生。
  “重八兄弟,您别介怀。”尽管看出朱元璋对自己的生死没怎么在意,刘国盛还是解释一下,这是对这位陛下起码的尊重。
  朱元璋嘴角扯出一抹苦笑,“老哥哥,咱知足了,就是咱的命咋就这么苦.......”一种酸涩苦闷的滋味充斥周身。
  “不会了,这次有我在,一切都不一样了!”这但,刘国盛还是有些自信在的。
  “你们那个时代,七十一岁也算长寿了。”想到后面大明皇帝,七十一岁可不是长寿嘛!
  “但这中间却发生了几件怪事,在你病重的时候曾召燕王进京,《明太祖实录》记载‘及疾作,日临朝决事,不倦如平时……
  即遣中使持符,召燕王还京。至淮安,用事者矫诏,即还。”刘国盛耍了个心眼,将‘今上改成‘燕王,而且朱棣上位后重修过《明太祖实录》,这中间有没有篡改就真的谁也不清楚。
  听到这,其他人均怒目圆瞪,就连太子朱标对那个儿子也没什么好感。
  只有朱元璋听出点不对味,其实在他心中,如果朱标和雄英真的走了,传给朱允炆也不是不可能,而且大明在他这一朝肯定是武力昌隆,后继之君需要休养生息、文治天下。
   但这个‘矫诏就很耐人寻味了,隐蔽的瞥了同样愤怒的朱棣,心中涌上不好的预感。
  “更诡异的是,太祖驾崩,仅停灵不足七日就匆匆下葬,而且不准诸藩王进京吊唁,都说朱允炆是孝顺孩子,但这*作我老头子着实看不懂。”说完话端起茶杯一饮而尽,反正这些事早已埋没在历史之中,只能让各人自己品味了。
  收起其他心思,朱元璋脸上浮现些许杀意,其他的都不说,朱允炆能登上皇位肯定是自己准允的,不然他不会有任何机会,什么后面让老四进京什么的,也许临死前会动那个心思,但之前肯定是属意朱允炆的,其中一点就必须孝顺。
  好一个孝子贤孙。
  朱标好不尴尬,有些自责的起身对朱元璋深深一礼:“父皇,是儿臣教子无方!!!”说话间,眼中噙满泪水,不仅是心中的愧疚,还有对父亲晚年的境遇心疼。
  “大哥,不怪你,那家还没有个.....”还没等话说完,朱棣被朱元璋有些骇人的眼神瞪得直接闭嘴。
  “这个老四,现在就对朱允炆这么不满,那将来......”之前浮现那个不好的预感再次加深。
  一旁的蓝玉虽说满脸不悦,但还能镇定,反正这次吕氏和朱允炆肯定得完蛋,就以上位那猜忌的*子,吕氏不死他拿头当球踢,朱允炆那小崽子都这样,最好也就当个闲散王爷,还当皇帝?做春秋大梦去吧。
  听着蓝玉在那小声嘀咕,并不一根筋的徐达却想到一个更为恐怖的事情,要是立朱允炆,那么他们这些功勋卓着的武将岂会服气,那......抬头见对上朱元璋有些意味深长的深邃目光,徐达没来由的打了个哆嗦。
  就在这时,一阵敲门声吸引所有人的注意。

第19章 悲惨人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