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章 刚来就得下乡[2/2页]

改开,摸着答案过河 探花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稍片刻,杨桂芳递来一张大团结,柔声叮嘱。
  “去吧,有想玩的,想买的,不要省,只要不乱花……”
  秦满仓又哼一声。
  “好啦,大小伙子了,不用说那么多。”
  ……
  秦青川和郑明亮二人,各自揣着十块钱,离开大院,边走边聊。
  “亮子,我真不骗你,确实听人聊起,说是上面正在讨论知青回城呢,兴许就是这两三年,你没必要去遭罪。”
  听到秦青川旧事重提,郑明亮撇撇嘴,不以为然。
  “三哥,你咋变得娘们唧唧的?晓溪是你小妹,晓玲难道不是我小妹?再说了,真要是没两三年能回来,不就是吃点苦么?”
  话虽这么说,都是为了小妹,可情况不一样。
  郑晓玲比郑明亮小四岁,他这是在打提前量。
  听秦青川说完,女知青在乡下的遭遇,有样学样,把郑母的工作,留给了郑晓玲。
  恰逢过年,又刚刚下了场雪,虽然没风,也是冷飕飕,秦青川张了张口,欲言又止,裹了裹棉衣,话锋一转。
  “行,名字已经报上去,也没办法更改,那咱哥俩此次离京,定要闯出一片天。”
  郑明亮不禁侧目,面露狐疑。
  “三哥,你咋神经兮兮的,下乡干农活呢,闯什么闯?”
  秦青川没解释,打了个哈哈。
  “你这人,感慨一下不成么?”
  郑明亮略显无奈,没好气的挥了挥手。
  “成成成,你好好闯,争取成为公社种地第一能手,赶紧着吧,这都到了胡同口,咱们去哪儿?”
  秦青川最近也在琢磨回城,最简单的办法,无异于考大学,而高考恢复,记得恰恰就是今年,具体有什么要求,不得而知。
  不过,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不然,有机会也不见得能抓住。
  “先去废品收购站吧。”
  郑明亮脚步一停,不由得拔高声音。
  “啥,废品收购站,干嘛去?”
  秦青川知道多说无益,随口搪塞。
  “嗐,买些书,到了乡下,上工之余,也能打发时间。”
  郑明亮眉宇间充满惊恐,左右瞥了几眼,见四下无人,松了口气。
  “三哥,你咋回事,知识分子可不受待见。”
  秦青川大步向前,随口一声。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没看报纸么,正在调整呢,走吧。”
  ……
  最近的废品收购站,在安定门附近,出了胡同,一路向北,不到两公里路。
  十来分钟,二人来到目的地。
  一处小四合院,大门口悬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交道口废品收购站”几个黑字。
  大门敞开,能直接看到院内。
  杂七杂八,随意摆放着烂家具,破瓶罐,以及一摞摞旧报纸书本。
  这个年代,废品真不多,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不是说说而已。
  不论什么物件,谁家不是用到彻底报废,才想着换新的?
  至于,所谓的垃圾中寻宝,也有些想当然,兴许有,但肯定不多,需要知识储备和眼力劲。
  更何况,废品站工作人员也不是吃干饭的,反正秦青川不抱希望。

第1章 刚来就得下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