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9章 当桥的资格[2/2页]

改开,摸着答案过河 探花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伯伯,您放心,大学四年,我会将地基打牢,分配工作之后,会在最短时间,表现出价值。”
  ……
  在唐家吃完饭,秦青川骑车回家,一路上,内心极为不平静。
  从头到尾,即便尽力避免借势,也不可否认,杜泽行杜叔的态度,多多少少有唐家情分在。
  如今,经过数月努力,终于有了当桥资格。
  唐伯伯折节下交,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副市长。
  也就是说,齐台长已经初步进入副市长视野,只可惜分量不够。
  而唐伯伯夹在中间,再恰当不过。
  只要制造契机,令二人结识,投靠副市长,几乎板上钉钉,绝对是四赢局面。
  于副市长,平添得力干将。
  于齐台长,向上两级,均有人照拂。
  于唐伯伯,站稳脚跟,不在话下。
  于自己来说,好处更是不要太多。
  值此绝佳机会,必须添把火。
  至于如何做,倒也不难,脑海中前世栏目,数不胜数,结合当下情况,细致挑选即可。
  ……
  越想越激动,蹬着自行车的双腿,不由得加快速度。
  待回到家,和家人简单聊几句,便钻进房间,开始奋笔疾书。
  次日,清晨。
  拿着熬夜准备的计划书,来到齐振谋办公室。
  “齐台长,之前您提到过,下一步工作重心,将转移到节目上,这是我经过查资料,梳理出来的草案,您给把把关。”
  齐振谋眉梢一挑,爽朗一笑。
  “来,我看看,你小子脑子活络,兴许真有好点子呢。”
  待接过资料,低头查阅,只一眼,悠悠赞叹。
  “《民声》,好名字。”
  说完,继续观看,约莫十分钟,抬头,笑问。
  “聚焦老百姓生活,立意很好,一周一期,倒也合适,切入点呢,不可能每周都有吧?”
  秦青川面色从容,徐徐解释。
  “就拿我举的例子,海甸区整顿卫生,医疗小组,下乡巡检,科普宣传,落实到村,完全能撑起半小时,甚至一小时节目时长。
  只要京台报道,保证客观公正,一定能得到大家认可,不管是好事,还是问题,老百姓绝对会自告奋勇,提供线索。”
  齐振谋拿起大前门,自顾自点了根,然后连同火柴,扔了过去。
  “有理,却也有些冒险,不管是哪个单位,势必有地方不尽人意,客观公正,太容易得罪人。”
  秦青川眉眼微弯,笑问。
  “成立京台,宣传是初衷,难道监督不是么?”
  说着,又继续加码。
  “齐台长,栏目不出彩,怎么向上面交代?
  而且,具体操作,还不是台里安排?
  得到线索,可以提前知会,缓段时间,再去调查、拍摄。
  最为关键,敢当敢言,会做会说,才能让领导喜欢。”
  耐心听完,齐振谋回过味来。
  好小子,在这等着呢,简直是一举三得。
  既能树立好名声,又能卖好各单位,还能加大权重,讨领导欢心……
  再一琢磨,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说吧,海甸区,谁是朋友?”

第89章 当桥的资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