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0章 火速进入角色[2/2页]

改开,摸着答案过河 探花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处长交代,昨天打扫的,顺便帮您领了办公用品。”
  说着,想起什么,又补了句。
  “对了,文件柜内,关于试点资料,也已经分门别类,方便您查阅。”
  ……
  二人进屋,落座。
  秦青川摸着椅子扶手,一时间,感慨良多。
  曾几何时,低眉顺眼,拜访各个领导,求项目、聊标书,生怕说错一个字。
  桌里桌外,天差地别,泾渭分明。
  现如今,竟然有机会坐在桌里……
  数秒后,从兜里摸出刚顺的大前门,给孙立军扔了一根。
  “来,抽根烟,咱们慢慢聊。我不太在意繁文缛节,只要谈工作时,你能条理清晰、切中要点就成。”
  孙立军下意识接住烟,迟疑片刻,还是没有点,将文件放在桌面,直接说明问题。
  “鹏城试点,纺织服饰、日用百货、文体用品,三大类,近四千种物品,经过逐步实施,资料规整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涉及上游工厂……”
  秦青川扯过文件,边看边听,半个多小时后,直截了当,询问。
  “申请双轨制的工厂太多?”
  孙立军点头,继续。
  “不错,现有放开产品,相关上游原材料,错综复杂,相互交织,根本判断不出哪些适合放开,这样的工作量,再有十几个人,短期内也很难搞定。”
  秦青川吸了口烟,指尖不觉间轻拍桌面,似笑非笑,询问。
  “为什么一定要以用途做框架,而不是原材料划分?”
  闻听此言,孙立军眼珠微微一瞪,旋即恍然,脸上露出兴奋神色,一拍大腿。
  “哎呀,就是么,之前怎么没想到呢?”
  秦青川嘴角噙着笑,心里默默梳理,盘算。
  几分钟后,得出一个结论,问题不在数据分析,也不在申请工厂太多,而是局部实施,本就不合理。
  就拿本子来说,上有印刷厂,再上游有造纸厂……
  原材料不够,后面怎么玩?
  又一琢磨,觉得不对劲。
  当初撰写建议书时,观点明确,直接强调,试点相关产业应同步实施,杜绝木桶短板效应。
  怎么回事?
  ……
  眼见秦青川陷入沉思,孙立军抿着嘴,思考完以原材料为框架,非常识趣,提出告辞。
  “秦科长,那您先忙,我先按照这个思路,重新梳理。”
  秦青川回过神,抬手虚拦。
  “不急,我有几个问题,想了解一下。”
  孙立军刚刚抬起屁股,又重新坐下。
  “您说。”
  秦青川一连数个问题,直接抛了出去。
  “双轨制实施,为什么没有全面放开?实施以来,相关产品增量如何?市场反馈如何?鹏城有没有上报新的问题?”
  孙立军斟酌片刻,叹了口气。
  “当初,张处长主张轻工业全面放开,提案在局里没通过。乔建宏副司长,坚决反对,认为风险太大,这才变成逐步放开……”
  秦青川不置可否,微微点头。
  “了解,继续。”
  孙立军接着开口。
  “根据各厂提交的数据,增量平均在三成以上。”
  秦青川仍旧没有点评,努嘴示意。
  “继续。”
  孙立军神情变得凝重。
  “市场反馈不好,根据鹏城上报资料,绝大部分产品,价格混乱,导致市面上怨声载道。”

第110章 火速进入角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