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5章 刚到遇“好人”[1/2页]

改开,摸着答案过河 探花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苏老,小秦做事稳重,思维活络,为什么不把实情告知,让他明确任务?”
  说话之人,正是张思敬。
  对面,苏老眉眼轻扬,悠然一笑,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通过以往来看,小秦确实是块璞玉,但能不能成才,犹未可知。面对复杂局面,能够抽丝剥茧,找到自己定位,并出色完成任务,才堪大任。要不然,后续并轨,乃至全面转型,怎么放心给加担子?”
  说着,意有所指,带有提点之意。
  “有些人啊,早前吃了几年苦,意志变得不坚定,难免会生出私心,若不提前肃清,待全面铺开,都是隐患。如今,舞台已经搭好,就看看小家伙怎么唱戏吧。”
  秦青川言行间尽显分寸,深谙进退之道,早已让张思敬心生赏识,忍不住帮着说话。
  “可是,小秦到底年轻,考验难度是不是有些大?”
  “大?你啊,太小看他喽。”
  苏老摇头,轻笑。
  “李卫东没入眼,反而是廖宇新脱颖而出,难道你还没看出来么?”
  张思敬一怔,微微皱眉,旋即啧吧着嘴,连连感慨。
  “多亏您老提醒,做了两手准备,谁能想到这小子,连我都会怀疑?”
  苏老顿时放声大笑。
  “哈哈哈,搁我也怀疑,建议书严密详尽,结果落实不尽人意,你作为主要负责人,难道不应该么?”
  说着,侧目望去。
  “更何况,你还有所保留嘛。”
  闻听此言,张思敬讪讪一笑。
  “嗐,这不是配合您老么。”
  ……
  待张思敬离开,苏老缓缓起身,来到书房。
  从抽屉拿出一份文件,再次阅读一遍,思绪不由得飘远。
  社队企业,直接下沉,从而带动农民。
  三来一补,又对沿海经济发展,提出明确思路。
  小家伙已经着眼十年之后了么?
  眼光长远,且有想法,但愿办事能力,不要让我失望。
  ……
  当然,这些秦青川自然不知道,和刘康泰谈完,不说沾沾自喜,也是心情不错。
  随后,带着科室人员,按照老思路,梳理归整资料。
  三天后,刘康泰回复:可以帮忙。
  五天后,南下获得批准,并确定3月9号的火车。
  考虑9号是周一,秦青川将7号,也就是周六请假,6号下班之后,回家拿上行李,直奔火车站。
  在刘康泰同事协助下,拿着铁路局工会介绍信,以及一份身份证明,踏上15次列车。
  此时,直达鹏城火车,尚未开通,目的地是羊城。
  秦青川找到自己的卧铺,放好行李,知道一路颠簸要遭罪,直接躺下。
  十点多出头,汽笛声骤然响起,火车缓缓启动,一头扎进夜色中。
  伴随着富有节奏况且声,窗外景色,由黑变亮,再由亮转黑,车厢内,寂静,喧嚣,周而复始。
  折腾三十多小时,8号上午七点半左右,火车缓缓停靠在羊城站。
  京城仍是寒冬,羊城却温度适宜,秦青川脱掉棉衣,身着简单中山装,踏出火车站。
  天刚破晓,朝霞挥舞着轻纱,清风略微带寒,吹在脸上,令人清醒不少。
  再去鹏城,需要办理特别通行证,好在刘康泰帮忙准备的介绍信,比较齐全。
第115章 刚到遇“好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