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2章 推进与阻碍[2/2页]

改开,摸着答案过河 探花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遇事不要慌。”
  秦青川安抚一句,笑呵呵拿起,待看完,不禁摇头。
  “本不想越级管理,看来不行啊。
  推行‘双规绩效,完成计划内产量,发放基本工资,超产部分,按市场利润,予以一线工人1%提成。”
  廖宇新听后,眉头皱得很紧。
  “这……不行吧,肯定有人说路线不对。”
  秦青川浑不在意,摆了摆手。
  “改开本就是汲取他家所长,何来路线不对一说?”
  悠悠反问,旋即露出冷笑。
  “另外,起草文案,全面放开民营企业准入,降低银行贷款难度,为防止民企以次充好,推出抽查制度,允许差异定价,但需明示质量差……既然国企不想要市场,那就换人来。”
  廖宇新张口欲言,秦青川抬手虚拦。
  “关于意识形态,不用多说,我有后手,照做就是。
  几份相关措施,全都要阶段性减少,直至取缔,尽快整理成文件,随后拿过来,待我复查确认无误,还要向陈市长汇报。”
  ……
  阶梯放量,提前增产,见火浇水,推动并轨。
  秦青川整套组合拳,既能避免休克疗法动荡,又用生产力提升,自然消化价格差,最终实现“无痛并轨”。
  正如廖宇新所想,战场不在鹏城,而在意识形态。
  6月20号。
  一阵疾风袭来。
  诸如《百姓日报》、《红旗》、《经济日报》,数家知名报纸,刊登某教授文章。
  文内直指鹏城试点,着重提及全面放开民企,背离路线,失去原则,是开历史倒车,甚至直言,要警惕市场万能论……
  洋洋洒洒上千字,言辞狠辣,火药味十足。
  紧接着,各大院校,无数教授,不甘寂寞,也发表各自意见。
  一场文字交锋,愈演愈烈。
  每日看报,秦青川早已养成习惯,尤其是值此关键时刻,然而,面对质问,认真拜读,却没有回应。
  6月24号。
  天空湛蓝,海风徐徐。
  史通一行人,姗姗而来。
  一见面,秦青川悠悠长叹。
  “哎呦,通叔,您再不来,我就要自杀谢罪喽。”
  说完,看向肖可温。
  “可温,你也来了啊。”
  史通和秦青川二人,在京台相处一年多,早已熟络,爽朗大笑。
  “哈哈哈,三儿,你小子可是掀起好大风波啊。”
  肖可温直接抬手,轻捶一下秦青川胸膛。
  “可不是么,三儿,够厉害,闹得动静不小。”
  秦青川连连摆手,自嘲一声。
  “您二位别打趣,报纸上,可把我骂做‘掘墓者,您说说,这么大帽子,我咋能戴得住?最近,愁得是吃不下筷子,咽不下碗。”
  史通一怔,旋即又笑几声。
  “还有心思开玩笑,看来局势在你的预期内。”
  说完,抬手示意,介绍。
  “三儿,这位是陶忠同志,上级要求实事求是,特意陪同前来指导工作。”
  秦青川瞬间秒懂,原来是监军啊,当即颔首问好。
  “您好,陶主任,麻烦您了。”
  陶忠年约四十,个子不高,面相冷峻,看模样就不好说话,微微点头,回应十分简洁。
  “秦同志,客气。”

第132章 推进与阻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