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2章 革了[1/2页]

以捕快之名 我是傻呼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清晨,天空的边际处开始泛起一抹淡淡的鱼肚白,仿佛是大自然在沉睡中轻轻睁开了眼睛。小镇还被一层薄薄的淡青色雾霭所笼罩着,宛如一个害羞的姑娘,用轻纱遮掩住自己的面容。
  在这静谧的时刻,老槐树下的麻雀们却最先活跃起来。它们欢快地跳跃着,啄食着地上的谷粒,发出清脆的叽喳声。这声音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沉睡的小镇,唤醒了沉睡的瓦檐。
  薄雾如同一层轻柔的纱幔,缓缓地漫过青石板路。它将石板间的岁月纹路映照成了淡淡的金色,仿佛是时间留下的印记在这一瞬间被点亮。偶尔,会有早起的行人匆匆走过,他们的脚步声在青石板上回响,惊起了河面的涟漪。这些涟漪与远处传来的摇橹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美妙的晨曲。
  当第一缕阳光终于刺破云层,金色的光芒如同一支神奇的画笔,为小镇的黛瓦披上了一层金边。阳光透过薄雾,洒在青石板路上,将整个小镇都染上了一层温暖的色彩。
  与此同时,炊烟也开始从青砖黛瓦间袅袅升起。这些炊烟像是小镇的呼吸,轻柔而缓慢地升腾着。它们在屋顶上方盘旋,然后渐渐散去,融入到清晨的空气中。
  随着炊烟的升起,各个窝棚铺子也陆陆续续地开张了。店主们打开门窗,摆出货物,开始迎接新的一天。街头巷尾传来了人们的交谈声和笑声,小镇渐渐热闹起来,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晨曦的微光中,街角那间杂货铺的木门缓缓地被推开,发出一阵“吱呀”的声音。门后,老板娘正站在那里,她的竹篮里装满了热气腾腾的豆浆和刚出笼的包子,那蒸笼里冒出的白雾,混合着油条的香气,像一条白色的绸带一样,悠悠地飘向十字路口。
  菜贩老张也早早地来到了市场,他熟练地将沾着露水的萝卜摆放在竹匾上。那些水灵灵的菜叶上,仿佛凝结着珍珠般的水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这诱人的景象,引得那些出门买菜的大姑娘们纷纷驻足,询问起价格来。
  然而,最热闹的地方还要数河埠头。一艘乌篷船推开薄雾,缓缓地靠岸。船工的吆喝声,与岸边馄饨摊的呼唤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那热气腾腾的馄饨,裹着浓郁的姜葱味,在空气中弥漫、缠绵,让人闻了就不禁垂涎欲滴。
  与此同时,衙门里也开始热闹起来。人们陆陆续续地到来,有的匆匆忙忙,有的则不紧不慢。
  “呀,张捕头,您今日怎么来得这么早啊?”早到的捕快衙役们一见到张希安已经稳稳地坐在捕快班房里,都急忙上前打招呼。
  张希安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显得有些冷漠。早到的捕快衙役们见状,都有些讪讪地站到了一边,不再多言。
  没过多久,人基本上都已经到齐了。
  张希安慢慢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他的身体有些沉重,仿佛一夜未眠让他的精力消耗殆尽。他揉了揉眼睛,试图驱散那股深深的倦意。
  “前两日,弟兄们跟王开、范融副捕头都辛苦了。”张希安的声音略微低沉,透露出一丝疲惫,但他的目光却坚定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直至昨晚,所有的统计工作都已经完成。在此,我代表清源县的百姓,向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他的话语诚恳而真挚,让人不禁为之动容。然而,就在这时,张希安突然提高了音量,对着范融副捕头大喝一声:“范融副捕头!”
  这突如其来的一喝,犹如平地惊雷,把在场的众人都吓了一跳。范融副捕头更是惊愕不已,他连忙站起身来,快步走到张希安面前,躬身行礼,惶恐地应道:“小的在。”
  “你可不是小的。你才是大人。”张希安冷哼一声,声音中充满了不屑和愤怒。他的目光如炬,直直地盯着范融副捕头,仿佛要将他看穿。
  说罢,张希安猛地将手中的统计册子扔到了范融副捕头面前。册子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然后“啪”的一声落在地上,书页散落开来,其中的数字和名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六户人家,三十四口人!”张希安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带着一丝

第112章 革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