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1章 女同胞:救命啊,救命~!孙浩勇:哪里传来的求救?[2/2页]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孙苏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眯起眼睛扣动扳机,看着那个日军在毒雾中抽搐倒地。
  阿春嫂踉跄着跌进泥塘,脖颈上的铜铃铛在硝烟里叮当作响——那是她儿子满月时挂的平安铃,此刻却成了催命符。
  "带她们撤!"朱赤的喊声被咳嗽撕裂。他摸到腰间仅剩的两颗手榴弹,忽然瞥见卡车底盘下蜷缩着个穿蓝布衫的女孩。女孩怀里紧抱着个陶罐,正是罗店人腌咸菜用的样式。
  孙浩勇背着伤员冲来时,正看见朱赤扑进毒雾。
  长官的身影在烟雾中忽隐忽现,像尊浴火的青铜像。当朱赤抱着女孩滚出毒区时,后颈已泛起可怖的紫斑。
  女孩手里的陶罐完好无损,罐口用桐油纸封得严实。
  "硝石..."女孩剧烈咳嗽着指向陶罐,"阿爹说...能做炸药..."她的布鞋沾满泥浆,脚腕处缠着半截红绳——是罗店新娘出嫁时系的喜绳。
  晨光终于刺破雾霭,照在滩涂上横七竖八的尸体上。
  朱赤摊开手掌,菱角壳在朝阳下泛着珍珠光泽。
  李阿水蹲下身擦拭陶罐,皱纹里的煤灰簌簌掉落:“这姑娘是渡船刘家的,她爹前天夜里...”
  老人的声音戛然而止,颤抖的手指抚过女孩发间未褪的喜花。
  孙浩勇检查着日军遗留的防毒面具,金属滤嘴还在微微发烫。
  他突然想起昨夜仓库里的樱花徽章,想起那些整齐排列的毒气钢瓶。朱赤将染毒的衬衫丢进火堆,火焰腾起的刹那,他看见对岸的日军岗哨升起狼烟——三长两短,正是求援信号。
  “把硫磺和硝石搬去沉船。”
  朱赤系紧武装带,菱角壳在裤袋里硌得生疼,“告诉乡亲们,把桐油都熬成火把。”他望向渐渐清晰的敌阵,那里有坦克履带碾过的辙痕,有架着刺刀的铁丝网,还有更多藏在暗处的毒气罐。
  阿春嫂的铃铛声仍在耳畔回响。朱赤摸出怀里的竹哨,那是阿菱用鲜血染红的信物。当第一缕阳光爬上芦苇尖,他对着晨雾吹响短音——"嘟、嘟、嘟",像极了昨夜日军敲打铁皮桶的节奏。芦苇荡深处传来此起彼伏的应和,是百姓们藏在麦秸下的竹哨,在晨风里汇成暗潮涌动的海。

第41章 女同胞:救命啊,救命~!孙浩勇:哪里传来的求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