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3章 烽火交织的抉择[1/2页]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孙苏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南京政府会议室
  1937年10月25日
  卯时
  续)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如铅,座钟的齿轮声在死寂中仿佛也变得小心翼翼。
  蒋介石望着那份写着“芦苇荡里...”的手令,思绪如麻。他深知,每一个决策都关乎万千将士的性命,关乎淞沪战局的走向,乃至国家的命运。
  何应钦轻轻咳了一声,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委座,朱赤部队虽英勇,但如今孤立无援,仅凭他们恐难以扭转乾坤。”他的目光扫过军事地图,那里的芦苇荡区域像是一块正在被蚕食的伤口。
  蒋介石微微点头,眉头紧皱:“给薛岳发电,让他务必在今日午时前组织一次佯攻,吸引日军注意力,为朱赤部队争取喘息之机。”他顿了顿,又道:“通知空军,无论如何也要保障对朱赤部的物资空投,就算只剩一架飞机,也要飞过去!”
  陈诚连忙在笔记本上记录,同时说道:“委座,可空军燃油和弹药储备都已不足,而且日军的防空火力凶猛,空投任务怕是困难重重。”
  “再困难也要做!”蒋介石猛地拍了下桌子,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告诉空军将士,这是死命令!为了前线的弟兄,他们就是粉身碎骨也得完成任务!”
  顾祝同领命而去,匆匆安排通讯兵发电报。此时的会议室,众人都明白,每一项决策都像是在悬崖边行走,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
  而在罗店战场,朱赤望着天空,期待着南京的支援。他身边的战士们,大多疲惫不堪,却依然坚守在战壕里。朱赤拿起那本夹着芦苇书签的密电码本,上面南京小学生画的蜡笔画虽已有些褶皱,但那金色的芦苇荡依然鲜艳,仿佛是黑暗中的一丝希望。
  “团座,咱还能撑多久?”孙浩勇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这些天的战斗让他原本清亮的嗓音变得粗糙。
  朱赤沉默片刻,坚定地说:“撑到最后一刻!只要还有一个人,咱们就不能让小鬼子过去!”他想起南京城墙上的誓言,那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承诺,更是所有中国军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当。
  彭善从掩体中缓缓起身,凝视着远方日军营地的方位,沉声道:“南京的孩子们,给我们送来了定胜糕,我们决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他将最后一丝辣椒粉填入陶弹,那股刺鼻的辣味在战壕中弥漫开来,冲击着众人的鼻腔。
  突然,天空中传来飞机的轰鸣声。众人抬头望去,几架霍克Ⅲ战机出现在视野中。但很快,日军的防空炮火也响了起来,天空中瞬间布满了黑色的烟团。
  “是南京的飞机!”孙浩勇兴奋地喊道,可紧接着,他的笑容凝固了。只见一架霍克Ⅲ战机被日军炮火击中,拖着长长的黑烟向远处坠落。
  朱赤握紧了拳头,眼中满是悲愤:“狗日的小鬼子!”他知道,每一架飞机的损失对他们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但他更明白,南京的支援不会停止。
  在南京的政府会议室里,蒋介石看着前线传来的战报,脸色愈发阴沉。空军的损失让他心疼不已,但他没有丝毫退缩的念头。

第53章 烽火交织的抉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