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长!您不能……”
“放开!”孙元良甩开参谋长的手,枪栓拉动的金属声清脆如裂帛,“戚维扬在拿命渡河,我他娘的不能干等着!”
就在这时,赵刚浑身湿透地撞开木门,怀里抱着个昏迷的士兵。那人军装胸口绣着“二六二”字样,染血的手指死死攥着半张撕毁的作战地图。
“在芦苇荡找到的,附近有激烈交火痕迹。”赵刚抹了把脸上的雨水,“他说朱旅长……中了日军埋伏。”
孙元良蹲下身,用刺刀挑开士兵攥紧的拳头。地图残片上,庙行西侧的“李家桥”被红笔圈了又圈,旁边潦草地写着:“敌伏兵,速……”字迹戛然而止,被血渍浸成模糊的黑斑。
“调迫击炮连,目标李家桥芦苇荡。”孙元良的声音冷得像冰,“不管是不是陷阱,都给我把那片洼地犁一遍。”他转向陈辉,“给薛岳发急电,195师必须在五分钟内开火,否则153旅撑不到天亮。”
雨势愈发狂暴,孙元良站在指挥部门口,看着迫击炮的火光在天际炸响。李家桥方向腾起滚滚浓烟,却始终不见朱赤部的信号。杨泾港的枪声渐弱,他知道,那是153旅的弹药即将耗尽。
怀中的家信又被雨水浸透,妻子的字迹变得愈发模糊。孙元良摸出打火机,火苗在狂风中摇曳,却始终点不燃那张带着体温的纸。他突然想起委员长的电令,此刻内袋里的电报早已被汗水泡得发软,“务保江湾”的训诫与耳边的枪炮声混作一团。
“报告!”侦察兵浑身泥浆地滚进棚子,“153旅占领西侧碉堡,但东侧……日军坦克正在集结!”
孙元良将家信塞回口袋,转身时军靴碾碎了一枚弹壳。他望着雨幕深处,那里有他赌上全部的精锐,也有生死未卜的友军。当第一辆日军坦克的引擎声穿透雨幕时,他抓起电话,听筒里滋滋的电流声中,仿佛传来朱赤最后的怒吼。
ps:本章以“寻找友军”为主线,通过暴雨中的搜索、战场情报碎片、渡河战役的危局三线交织,细腻刻画孙元良在时间紧迫下的焦灼与决断。以环境描写强化压迫感——雨水浸透的信件、模糊的地图残片、忽明忽暗的炮火,将战术困境与人物情感深度融合,为后续朱赤部的命运及153旅的生死对决埋下悬念。
第59章 孙元良:快查朱赤所部及二六二旅位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