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2章 朱赤:宁愿死在战场上,也不愿意这样憋屈着死。[2/2页]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孙苏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桂花蜜渍,是三天前渔民送来的慰问品。“润润喉,省得待会儿喊不动杀声。”
  探照灯突然扫过他们头顶。朱赤将诗集残页塞进陈阿水掌心:“记住,咱们死了,这上面的字就得活过来。”他扯开染血的衬衫,露出心口刺青——那是与桂军阿山队长同款的狼头,此刻被硝烟熏成暗紫色。
  日军冲锋号响起时,朱赤抓起半截旗杆:“跟老子拼刺!”二十余名残兵从废墟跃起,刺刀与战刀相撞迸出火星。陈阿水看见团长的狼头刺青被划开,皮肉翻卷间,竟露出藏在皮下的微型地图——那是蕴藻浜防线的备用布防图。
  混战中,朱赤被枪托砸中后脑。倒地前,他将地图塞进陈阿水衣领:“游过苏州河,找……”话音未落,日军军靴碾碎了他手中的诗集残页。
  苏州河畔,松本大佐举着望远镜冷笑:“支那军最后的抵抗。”他身后,九二式步兵炮已装填完毕,炮口对准芦苇荡中央那面残破的青天白日旗。
  突然,对岸传来汽笛长鸣。三艘挂着米字旗的商船破浪而来,甲板上堆满木箱——却不是弹药,而是裹着绷带的桂军伤兵。
  “八嘎!这是诡计!”松本正要下令开炮,翻译官脸色煞白:“将军,英国领事馆抗议……”
  趁日军混乱,陈阿水背着昏迷的朱赤退入河岸暗渠。渠壁上刻满前人的血字:“广西子弟,不退!”少年摸出诗集残页,用刺刀在砖缝里刻下“壮志饥餐”四字——最后一笔尚未完成,头顶传来坦克履带的碾压声。
  暗渠尽头,渔民老周划着小船等候:“后生们,这船底藏着三十枚水雷。”他解开蓑衣,露出腰间桂军红布条——正是阿山队长系过的那截。
  朱赤在昏迷中抓住布条,突然睁眼:“绑在水雷上,对准日军浮桥。”他挣扎着坐起,军装上的狼头刺青渗出鲜血,“德公说过,桂军的骨头能砌墙……咱们就用这墙,把鬼子拖到天亮!”
  (镜头特写:黎明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河面漂浮的日军钢盔与国军帽徽随波摇晃。老周的小船在晨雾中隐现,船尾绑着的血布条猎猎作响,狼头刺青在浪涛中时隐时现。陈阿水握紧刻着诗句的刺刀,远处传来《松花江上》的哼唱,与水雷入水的闷响交织成歌。南京行营内,蒋介石收到密报:朱赤部坚守至援军抵达,苏州河防线保住了。他将密报折起,塞进抽屉——那里躺着未回复的八路军密电。)

第102章 朱赤:宁愿死在战场上,也不愿意这样憋屈着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