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4章 报告师长 ,前方喜报已经枪战浏河渡口,并且拖住了日军[2/2页]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孙苏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弟阿虎腰间缠着浸煤油的渔网,怀里揣着桂林三花酒。他摸进日军粮仓时,酒坛与弹药箱轻碰,发出瓷质的脆响。“阿兄,你教的‘狼入羊圈战术,俺们今儿就使!”他撬开酒坛,浓烈的米香混着煤油泼向粮垛,火舌瞬间吞没了“武运长久”的膏药旗。
  与此同时,孙元良部在正面发起佯攻。士兵们将空罐头绑在树枝上摇晃,铁桶敲击铁轨制造装甲车轰鸣。日军指挥官举着望远镜暴跳:“八嘎!支那军哪来这么多机械化部队?”
  南京黄埔路官邸,水晶吊灯在沙盘上投下蛛网般的阴影。陈诚攥着加密电报,指节泛白:“委员长,八路军在平汉线炸毁七座桥梁,但……”他顿了顿,“他们要求苏州河防线让出两个渡口,作为交换。”
  蒋介石将狼毫浸入朱砂,墨迹在“孙元良部”防区晕开:“告诉顾祝同,援军提前两小时出发。至于八路军……”他在地图边缘画了个模糊的圈,“让戴笠的人盯着。”
  宋美龄悄然推门而入,手中木盒装着东北野山参:“汉卿托人送来的,说给东北籍伤兵留些。”她掀开盒盖,参须间压着张学良的信笺,字迹潦草:“恳请给袍泽多留绷带。”
  窗外传来防空警报的呜咽,蒋介石将电报折成方块,塞进抽屉——那里还躺着未回复的八路军密电,纸角已被反复摩挲得起了毛边。
  孙元良的手电筒扫过桂军阵地,光柱里浮动着细密的血尘。白崇禧的参谋递来竹筒饭:“孙长官,尝尝广西的血糯,越嚼越带劲。”
  突然,日军照明弹升空,照亮孙元良染血的脸。松本的声音从扩音器传来:“支那军,你们已被包围!”
  “包围?”孙元良扯掉领章,将“中正剑”插进泥地,剑穗上的“不成功,便成仁”字样沾满泥浆,“鬼子替咱们省得喊冲锋号了!”他转向桂军:“待会看我砍倒那面膏药旗,你们就把刺刀插进他们的肋骨缝!”
  阿青突然举起染血的诗集残页——那是陈阿水托人送来的。泛黄的纸页上,“壮志饥餐”四字被弹片削去半边,仅余“饥餐”二字浸着暗红:“长官,朱赤团长留了句话:‘字在人在。”
  孙元良的喉结剧烈滚动。他夺过诗集,用刺刀在封皮刻下“反攻”二字,血珠顺着刀锋滴在“孙元良印”的火漆上。远处传来卡车引擎的轰鸣,他跃上一辆装满炸药的卡车,扯开嘶哑的嗓子:“司机们听着——挂上最高挡,给老子碾碎小鬼子!”
  桂军的号角与卡车引擎声同时炸响,朝阳染红了苏州河上漂浮的水雷。日军机枪塔的子弹打穿孙元良的衣袖,他却笑着扯开衬衫——胸口的狼头刺青与桂军的图腾遥相呼应,在硝烟中化作血色的旗帜。
  (镜头拉远:燃烧的卡车如火龙冲入敌阵,芦苇荡里跃出无数绑着红布条的身影。焦土上,孙元良刻着“反攻”的诗集残页被气浪卷起,掠过朱赤遗留的钢盔,最终落在苏州河畔——那里,陈阿水正用刺刀将“壮志饥餐”四个字,深深刻进青石板。)

第104章 报告师长 ,前方喜报已经枪战浏河渡口,并且拖住了日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