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陈绍宽秘密飞抵意大利,带着精心准备的战略方案:“贵国若协助中国重建海军,不仅能打破日本在东亚的海上霸权,未来地中海航线也将多一个可靠盟友。”经过三个月拉锯,意大利同意出售两艘退役驱逐舰,并转让鱼雷艇制造技术。
当第一批P40战机拆解成零件,通过驼峰航线运往昆明时,滇缅公路的运输队正与日军空袭赛跑。机械师们在简易机库里日夜组装,手指被金属划破也浑然不觉。
空军教官李向阳抚摸着崭新的战机,对学员们说:“这不是飞机,是全国百姓省吃俭用换来的命!”在重庆白市驿机场,年轻飞行员们在机翼下刻下“还我河山”的血字,誓要让日军尝到被击落的滋味。
海军这边,新购的驱逐舰“宁海二号”在意大利船厂改装时,中日双方的谍报战已悄然打响。日本特务企图破坏舰体核心部件,中国驻意武官带领侨胞组成护卫队,日夜驻守船厂。1938年深秋,当这艘挂着青天白日旗的战舰驶入长江时,武汉三镇的百姓挤满码头,鞭炮声与欢呼声盖过了江面的涛声。
然而,新式装备的到来并未立刻扭转战局。
日军凭借数量优势,对中国空军基地展开疯狂报复。在南昌空战中,刚装备P40的中国飞行队遭遇伏击,五架战机被击落。李向阳在坠机前最后一刻,将失控的战机撞向日军轰炸机编队,用生命践行了“与敌同归于尽”的誓言。
海军方面,“宁海二号”在江阴保卫战中被日军轰炸机重创,水兵们泡在齐腰深的海水里坚持开炮,直到军舰沉入江底。
这些惨烈的牺牲,反而点燃了中国军民的斗志。
空军技术人员在战火中摸索出“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海军则将鱼雷艇分散部署在长江支流,专打日军运输船。蒋介石在军事会议上举起一封阵亡飞行员的遗书:“看看这些年轻人的血!我们每多争取一艘舰艇、一架战机,就是在为他们多争取一分胜利的希望!”
夜色中的重庆,防空警报突然响起。蒋介石站在官邸阳台上,看着中国战机的探照灯划破夜空。远处传来零星的爆炸声,却不再像数月前那样令人胆寒——因为此刻的天空与江面,终于有了属于中国的钢铁防线在轰鸣。
第200章 空军及海军那边也必须要新式装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