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6章 孙元良说诸位,据我们所知,日军蹦哒不了几天了。[1/2页]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孙苏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淞沪风云:破晓前的坚守
  孙元良站在临时指挥部中央,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掷地有声地说道:“诸位,据我们所知,日军蹦跶不了几天了。”
  这简短的话语,在这弥漫着硝烟气息的狭小空间里,激起了层层波澜。
  会议室里的军官们,神情各异却又都带着一丝振奋。
  朱赤微微前倾着身子,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自淞沪会战进入第二阶段中后期,他们经历了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从蕴藻滨的残酷厮杀到罗店的反复争夺,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战士们的鲜血。
  此刻,孙元良的话,就像在无尽黑暗中出现的一丝曙光,让他心中燃起了希望,但多年的征战经验又让他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师长,日军虽在前期的战斗中遭受重创,但他们绝不会轻易放弃。”
  朱赤缓缓站起身来,走到挂在墙上的作战地图前,手指轻轻点在苏州河沿线,“苏州河作为重要防线,我们虽已做了诸多防御部署,但日军必定也在谋划如何突破。他们很可能会集中优势兵力,做最后的疯狂进攻。”
  孙元良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赞许:“朱赤说得对。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日军的物资补给虽已逐渐困难,但他们的武器装备和战斗素养依然不容小觑。”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在给众人注入一剂强心针。
  这时,一位年轻的参谋起身,恭敬地说道:“师长,根据侦察兵的最新情报,日军在周边地区频繁调动部队,而且有迹象表明,他们正在集结重炮部队和装甲力量,似乎在为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做准备。”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低声的议论,气氛变得愈发紧张。
  孙元良皱了皱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看来,日军是打算孤注一掷了。我们要重新审视现有的防御策略。朱赤,你说说你的想法。”
  朱赤略微沉思,开口说道:“我们可以在苏州河防线增加地雷和铁丝网的布置,尤其是在日军可能的渡河点。同时,要加强夜间的巡逻和警戒,防止日军趁夜偷袭。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周边的地形,设置一些伏击点,给日军来个出其不意。”
  孙元良认真倾听,不时点头:“这些措施很好。但我们不能只被动防御,还要寻找机会主动出击。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小规模的突击队,深入日军后方,破坏他们的通讯线路和物资储备,打乱他们的进攻部署。”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众人最终确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接下来的日子里,苏州河防线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
  朱赤亲自带领士兵们加固防御工事,挖掘更深更宽的战壕,将一箱箱地雷埋设在隐蔽的位置,将一卷卷铁丝网布置在河岸周围。士兵们虽然疲惫,但眼神中都充满了坚定和决心,他们知道,这是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战斗。
  在离苏州河不远的一处阵地上,新2独立旅的士兵们正在进行紧张的训练。
  他们大多是从伤病中恢复过来的战士,虽然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但依然咬牙坚持着每一个训练动作。旅长在队伍前大声喊道:“弟兄们,日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可他们还在做困兽之斗。我们要坚守住苏州河防线,让他们有来无回!”
  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响彻云霄。
  而在日军的营地内,气氛却显得有些压抑和紧张。
  日军指挥官们围坐在地图前,眉头紧锁。他们清楚,在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下,自己的进攻越来越困难,物资和兵力的损耗也越来越大。一名军官站起来说道:“将军,我们的补给线经常遭到中国军队的骚扰,物资运输越来越困难。而且,士兵们的士气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日军指挥官阴沉着脸,目光凶狠:“我们不能就这样失败。中国军队以为我们已

第216章 孙元良说诸位,据我们所知,日军蹦哒不了几天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