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3章 虽然已签订协议,但整个国家及地区都陷入战火(二)[2/2页]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孙苏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学生正在印制抗日传单。大二学生周明远将油墨刷在刻板上,动作娴熟:“上次我们在火车站散发传单,好多士兵看了都红了眼眶。这次要多印些,贴到日军占领区去!”话音未落,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校长胡庶华神色凝重地走进来:“同学们,日军开始封锁长江航道,我们的物资运输遇到大麻烦了。”
  学生们停下手中的活计,教室里一片寂静。片刻后,周明远举起拳头:“校长!我们组织船队,走洞庭湖的支流!就算用木船,也要把物资运到前线!”这个提议得到了热烈响应,当天下午,湘江边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号子声,几十艘满载药品和粮食的木船,在暮色中缓缓驶向长江。
  重庆的黄山官邸,宋美龄正在接待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壁炉里的火苗噼啪作响,映得墙上的中国地图泛着暖光。“夫人,美国民众很关注中国的抗战,”史沫特莱翻开笔记本,“您认为目前最需要的援助是什么?”宋美龄凝视着地图上上海的位置,轻声说:“是信任。当我们的士兵在前线流血时,某些国家却还在向日本出售废钢铁。这不是生意,是助纣为虐。”
  夜色渐深,上海的街道笼罩在恐惧与不安之中。孙元良站在嘉定城头,望着远处日军营地的点点灯火,心中盘算着下一步的防御。副官递来一份密报:“旅长,日军在吴淞口新增了重炮阵地,他们还抓了不少百姓当民夫。”孙元良握紧腰间的配枪,目光坚定:“通知各团,今夜派敢死队,烧掉他们的弹药库!”
  当敢死队悄悄摸进日军营地时,彭善妹正在溶洞里为一名高烧的小战士降温。她用湿毛巾擦拭着少年滚烫的额头,听着洞外传来的零星枪声,轻声哼起了家乡的小调。在南京,蒋介石对着作战地图沉默良久,终于拿起笔,在苏州河防线画下重重的一笔;在长沙,周明远带领的船队正逆流而上,船工们的号子声穿透夜色;在重庆,宋美龄提笔给罗斯福夫人写信,笔尖在信纸上流淌着一个民族不屈的信念。
  这一夜,整个中国都在为守护和平而战。尽管战火仍在蔓延,但每一个坚守的身影,每一次无畏的冲锋,都在为黎明的到来积蓄力量。

第243章 虽然已签订协议,但整个国家及地区都陷入战火(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