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紧张的战斗准备氛围中,马占山带领的东北军各部队加快了行军速度,全力朝着伏击地点进发。战士们脚步匆匆,却又沉稳有序,每个人都明白此次任务的艰巨与重要。
与此同时,日军营地内,炮兵部队在指挥官的督促下,正紧张地做着炮击前的最后准备。
一门门乌黑锃亮的大炮被调整好角度,直指东北军营地。炮弹整齐排列,日军士兵们在长官的呵斥声中忙忙碌碌,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压抑的气息。
而在东北军营地,李铁成不断巡视着营地四周,检查防御工事的加固情况。沙袋层层堆砌,掩体也被进一步修整完善。哨兵们瞪大双眼,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风吹草动,每一个细微的声音都能引起他们的高度警觉。
李铁成看着战士们坚毅的脸庞,心中充满了感动与自豪,他不断地给战士们加油打气,鼓舞着大家的士气。
经过一番急行军,马占山带领的部队终于抵达了预定的伏击地点。这里地形复杂,山谷两侧是陡峭的山坡,中间是一条狭窄的通道,是绝佳的伏击场所。
马占山迅速指挥部队进入各自的埋伏位置,战士们轻车熟路地隐藏在草丛、岩石之后,手中的武器紧紧握牢,眼神中透露出对日军的仇恨与即将战斗的兴奋。
马占山则来到一处较为隐蔽的高地,与参谋们展开了紧张的战前部署。他们对照着地图,详细分析着日军可能的行军路线以及应对策略。
马占山用手指在地图上比划着,神情严肃而专注:“日军此次急于进攻,必然会沿着这条主干道行军,我们就在这里设下第一道防线,等他们进入伏击圈,先以火力压制,然后再发起冲锋。”
参谋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随后各自奔赴自己的岗位,去传达马占山的作战指令。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马占山突然意识到,此时不仅要在战场上给予日军打击,更要在舆论上占据主动。
于是,他决定召开一场记者会,向国内外宣告东北军保卫黑龙江土地的决心。他迅速派人联系各方媒体,邀请记者们前来采访。
消息一经传出,各方媒体纷纷响应。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东北军的临时营地时,来自国内外的记者们便陆续赶到。他们有的扛着沉重的摄影器材,有的拿着纸笔,脸上都带着好奇与期待的神情。
马占山身着整齐的军装,精神抖擞地出现在记者们面前。他站在一块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目光坚定地扫视着台下的记者们,然后大声说道:“各位记者朋友,今天把大家召集到这里,是要让大家知道,我们东北军,为了保卫黑龙江的土地,为了守护我们的家园,绝不会有丝毫退缩!”
台下的记者们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录音设备,认真记录着马占山的每一句话。一名外国记者率先提问:“马将军,日军目前在东北的势力强大,装备也远远优于你们,您认为你们有把握守住黑龙江吗?”
马占山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自信:“不错,日军在装备上确实有优
第285章 马占山召开记者会:欲夺黑龙江土地,须以血来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