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8章 蒋介石:其他地区动向如何?苏州河日军为何按兵不动?[2/2页]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孙苏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南京国防部的密码室里,留德归来的密码专家林秋白正盯着一长串乱码,额头上布满细密的汗珠。
  他的演算纸上,苏州河周边的经纬度与关东军调动时间产生微妙重合。
  泛黄的草稿纸铺满桌面,上面密密麻麻写满各种公式和推测。“这不是巧合!”他抓起破译的密电冲向会议室,却被卫兵拦在门外——此时蒋介石正与德国军事顾问激烈争论装甲部队的调配方案,德文的讨论声与中文的争辩声在走廊里交织回荡。
  深夜的苏州河泛起幽蓝磷光,三艘挂着英国旗的货轮悄然驶入港口。
  甲板上,日军士兵压低帽檐,装作若无其事地搬运货物,动作却透着一股训练有素的紧绷。
  船舱内,日军工兵正在组装架桥设备,金属零件碰撞的声音在封闭空间里格外清晰,带队军官反复摩挲着怀表,表盖内侧印着樱花图案——那是天皇亲赐的出征信物。
  而在码头暗处,中共地下党员老陈将情报塞进烟盒,传给伪装成黄包车夫的交通员:“告诉张治中将军,日军的‘假寐战术最多维持三天。”黄包车夫拉着空车匆匆消失在巷子里,车轮碾过石板路的声音渐渐远去。
  当晨光再次照进南京总统府,蒋介石面对两份截然不同的情报陷入沉思:一份来自戴笠,坚称淞沪固若金汤;另一份则是林秋白连夜破译的日军作战计划,字迹还带着未干的墨迹。
  他将铅笔狠狠折断,在地图上黑龙江与上海两处重重画圈:“通知李宗仁,援军改道先抵山海关。再给张治中发电,苏州河防线即刻进入一级戒备——宁可错防,不可失防!”窗外,南京城的街道渐渐热闹起来,百姓们的谈笑声飘进总统府,却无法驱散会议室里凝重的气氛。
  此刻的苏州河畔,晨雾笼罩着看似平静的水面。
  日军岗哨哼着军歌换岗,刺刀在阳光下泛着寒光,而江底,特种部队正借助潜水装备悄然接近中国守军的暗堡,每一次划动都小心翼翼,生怕激起一丝涟漪。
  历史的齿轮在这一刻悄然转动,所有人都未察觉,这场关于“安全”的误判,即将撕开更大的战争裂口,而无数人的命运,也将在时代的洪流中被彻底改写
  。

第288章 蒋介石:其他地区动向如何?苏州河日军为何按兵不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