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在八路军的营地中,望着远处曾经激战过的地方,心中思绪万千。
前些日子那混乱又惊险的一幕幕仍在他脑海中不断回放。
国民党的李云龙被军统抓走后,这边八路军的自己与张副官商量,将计就计把自己“献给”俞师长,这才暂时稳住局面。而赵荥泉抗命出击来解救,却误打误撞牵扯出一系列事情。
如今,他虽身处相对安全的八路军营地,但深知危机远未解除。
李云龙(88师524团一团)躺在简易的行军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满脑子都是如何应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状况。
天还未亮,他便起身,简单整理了下身上有些破旧的军装,朝着营地中央走去,那里是临时作战指挥的地方,他知道俞师长和一些干部肯定也在为局势发愁。
到了地方,李云龙看到俞师长正和几位参谋围在一张皱巴巴的地图前,神情严肃地讨论着。俞师长看到李云龙来了,招了招手:“老李,你来得正好,咱们正琢磨着下一步该咋整呢。这次的事儿,给咱提了个醒,局势比咱想得更复杂。”
李云龙(88师524团一团)走过去,盯着地图,开口说道:“师长,我觉着咱得先把内部的事儿捋顺了。国民党那边军统插手,咱们和国民党李云龙部的关系也得重新掂量掂量。咱和他们合作吧,有军统捣乱;不合作吧,万一日军再趁机搞事儿,咱压力也不小。”
一位参谋皱着眉头说道:“确实,现在这局面,两头都得兼顾。可咱们八路军的宗旨不能变,得在保证自身立场的前提下,看咋和国民党那边周旋。”俞师长点了点头:“这话在理。咱八路军向来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鬼子,但也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老李,你说说,从作战角度,你咋想?”
李云龙摸了摸下巴,沉思片刻后说:“我觉得咱得加强情报收集。
军统的动向、国民党部队的态度,还有日军的下一步计划,咱都得摸清楚。
就拿上次来说,要是情报更及时准确,咱也能把事儿处理得更妥当。另外,咱的部队也得加强训练,不管是和日军打,还是万一和国民党那边起冲突,咱都得有应对的本事。”
俞师长赞同地说道:“情报和训练确实是关键。我看这样,咱专门成立个情报小组,从各个连队挑些机灵的战士,让他们想办法去收集各方情报。训练方面,老李你牵头,根据咱之前战斗遇到的情况,制定个针对性的训练计划,重点练练近战、夜战这些实用的战术。”
李云龙拍着胸脯说:“师长,您放心,这事儿我一定办好。我回头就去挑人,安排训练的事儿。不过,咱和国民党那边的关系,还得找个合适的时机再谈谈,看看能不能达成些共识,别老被军统搅和得没法好好合作打鬼子。”
正说着,通信员匆匆跑进来,递上一份电报。俞师长接过一看,脸色微微一变:“是阎锡山那边发来的,他们似乎也在重新调整部署,还暗示想和咱再谈谈合作的事儿。”李云龙眉头一皱:“这阎锡山,不知道又打啥主意呢。不过既然他想谈,咱也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得去摸摸底,看看他到底是真想合作打鬼子,还是有别的盘算。”
俞师长点了点头:“嗯,这事儿得慎重。咱先研究研究,派谁去合适,谈的时候咋说。这局势瞬息万变,咱每一步都得走稳了。”
接下来的几天,李云龙忙碌起来。他先是从各个连队挑选出一批精干的战士,组建起情报小组,给他们详细布置了任务和行动要点。然后又一头扎进训练计划的制定中,结合之前战斗的经验教训,制定出一套包括体能训练、武器使用、战术配合等多方面的训练方案。
与此同时,关于和阎锡山方面谈判的事宜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俞师长和几位干部反复讨论着谈判的策略和底线,最终决定派张泉带领一个谈判小组前往。张泉领命后,认真研究了阎锡山部队的情况以及目前的局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李云龙忙着部队训练,赵刚准备去谈判的过程中,整个八路军营地看似平静,实则每个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未知局势暗暗做着准备。日军在边境蠢蠢欲动,国民党内部态度不明,而八路军则在这复杂的局势中努力寻找着平衡与出路,一场新的考验似乎正悄然逼近……
张泉带着谈判小组出发后,李云龙这边的训练工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战士们在他的带领下,每天天不亮就开始体能训练,跑步、攀爬、负重行军,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但没人喊苦喊累。
李云龙在一旁扯着嗓子喊道:“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咱这训练是为了啥?是为了能在战场上多杀鬼子,能保护咱的根据地和老百姓!要是这点苦都吃不了,还咋打仗!”
体能训练结束后,便是武器使用和战术训练。
李云龙亲自示范,讲解如何在不同地形、不同战斗情况下更好地使用手中的武器。他拿着一把汉阳造,说道:“这枪虽然比不上小鬼子的武器,但咱用好了,一样能打胜
第351战火间隙的反思与筹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