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章 老根据地[1/2页]

十年峥嵘山河路 冰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在陈汉林和陈建生叔侄俩喝酒的同时,张玉武正在给父亲张胜利煎中药。
      张玉全坐在灶台前的小马扎上,往灶坑里添柴,时不时偷瞄一眼站在身旁的哥哥张玉武。
      张胜利坐在轮椅上,正在为“远大煤矿”停产整顿的事儿唉声叹气。
      关于自己举报“远大煤矿”的事儿,张玉武一个字都没和家里人透露,生怕父亲张胜利气晕过去。
      毕竟,张胜利把“远大煤矿”当作一辈子的饭碗,谁让“远大煤矿”不好过,就是不让他张胜利好好活。
      张家在山河县的南城郊,那里坐落着密密麻麻的平房,也是山河县最后一片棚户区。
      每到大雨的时候,茅厕里的污秽物就会被冲出来,导致胡同里粪水横流,天晴之后臭气熏天。
      唯一让人感到温暖的,是街坊邻居之间的那股子人间烟火气。
      这时,药已经煎好了。
      张玉武端着一碗汤药来到里屋,放在了张胜利旁边的桌子上。
      张玉全拿着大蒲扇,摇晃着身子,对着药碗扇风,歪着嘴巴说,“我给您扇扇,一会儿就不烫了。”
      张胜利看着中药,愁眉苦脸道,“唉,我哪儿喝得下啊。”
      “爸,煤矿只是整顿而已,又不是倒闭了。等整顿好了,我就能去上班了。”张玉武坐在炕沿上,对父亲微笑道。
      张胜利叹了口气,“一个月啊。本来咱家就没进项了,还要养我和你弟弟这两个药包子,唉!”
      其实,这也是张玉武焦虑的。
      为了给张玉全治疗小儿麻痹症,张家花了不少钱,甚至还有一些外债。
      现在张胜利又因车祸致残,肇事司机逃逸,到现在还没有抓到,医药费都是张家自掏腰包。
      要不是发小杨明远救济了一把,张玉武还真不知道该咋办。
      “爸,你不用担心,我会想办法的。”张玉武朝父亲微微一笑,宽慰道。
      “有人在家吗?”这时,门外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
      张玉武听得出来,这是发小杨明远来了。
      “没有人,滚吧!”张玉武板着脸,故意提高调门。
      杨明远走进了屋,嘿嘿一笑,“哎,我就不走,气死猴儿!”
      “哎呦,明远来啦。”张胜利朝杨明远点了点头,旋即对张玉全说,“玉全啊,给你哥找凳子。”
      张玉全一瘸一拐地搬过来了一个凳子,“明远哥,你坐。”
      “不坐了,谢了弟儿。”杨明远朝张玉全微笑了一下,旋即打量了一下张胜利,关切地问,“胜利叔,这段时间咋样了?”
      “托你的福,恢复得还行。”张胜利呵呵笑道。
      因为张家借了杨明远的钱,所以张胜利对杨明远说话特别客气,同时也因为杨明远确实有一定的实力。
      杨明远初中毕业后,就跟着自己舅舅吴德利当煤贩子。
      能吃苦,嘴还甜,所以煤贩子生意做得还算顺当,唯一的缺点就是喜欢摆谱。
      虽然浑身上下全是名牌儿,但是硬生生能穿出地摊货的气质来。
      正因为乱花钱,所以这家伙也没攒下多少。
      “你找我?”张玉武打量着杨明远。
      “谁找你啊,我是来看看胜利叔的。”杨明远笑着白了眼张玉武。
      张玉武撇了下嘴,“看完了,还不走?”
      “叔你看看,哪有这么对待客人的,您得好好管管!”杨明远指着张玉武,对张胜利说。
      张胜利也被逗笑了,“你们俩啊,一见面就没个正形!”
      是的,张玉武和杨明远是最要好的朋友,只有最要好的朋友,说话才没有任何顾忌。
      “武子,走啊,老根据地。”杨明远朝张玉武使了使眼色,低声说。
      张玉武看了眼张胜利,有些为难。
    &nbs

第3章 老根据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