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不用跟嫂子客气,别推辞了,快去忙吧。”
“好嘞,嫂子再见。”
“再见。”
肖青予拿着信回屋。
打开一看,这次有50元的稿费,另外还附带着编辑的信。
大概的意思就是说,他们报社人手不够,很多外地现场发生的事情,都无法及时报道。所以现在除了征文之外,还接受各种各样的时事稿件。
如果肖青予有机会出门的话,所见所闻也可以整理成新闻稿,邮寄到报社。
肖青予有些心动。
她其实是有心到处走走看看的,但现在无论去哪里,都是需要介绍信的。但她并没有工作单位,这介绍信开起来,在填写理由方面,就会比较麻烦。
不过,如果她出门是为了寻找材料,能挂着报社的名义,那一切都会顺利很多。
肖青予拿出信纸,开始回信。在信中,她表示想要一张记者证。并明确答复对方,自己所出的所有文章,都会邮寄到他们报社,不再像其他报社和编辑投稿。
做完了这一切,剩下的就是将信寄出去了,肖青予做事前习惯规划时间,正好一号的时候要去小屋放粮食,正好可以一起完成了。
晚上回来的时候,还可以跟嫂子们一起去看文艺汇演。
想到这,她还挺期待的,毕竟这个年代,实在是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能够观看文工团的表演,已经是大多数人都羡慕不来的机会了。
这边,肖青予终于将自己哄好了,可是回到家的余庆,却是越想越气。
之前她跟其他男人们搞暧昧,大多就是为了得到点好处,但是只有对张延清,她是真心的。
毕竟,张延清的那张脸,真的很帅。
是那种让她看一眼就会心动的帅,可是,他却那么不识好歹,竟然让自己难堪!
正胡思乱想的时候,两个侄子回来吃中午饭了。
她连忙起身走到厨房,将做好的饭菜端上桌。
“小明小智,快来吃饭吧。”
“好,谢谢小姨。”兄弟俩礼貌的道谢。但是态度却并不热络。
弟弟还好些,他还小,懂得少。
但是哥哥已经16岁了,正在上高中,结合最近同学中的传言,很多以前看不清的真相,现在也开始能摸到门路了。
他知道,小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温柔。
因为妈妈要工作,他又没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所以在生弟弟的时候,妈妈叫了小姨过来帮忙照顾。
开始的时候,他还很欢迎这个温柔又漂亮的小姨。
直到有一天,他亲眼看到了小姨扑在爸爸的怀里哭。虽然爸爸很快推开了,但她依旧没有停止对妈妈的控诉。
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她还小,也不懂得照顾孩子,姐姐应该耐心教她,而不是对她大呼小叫。
那时候他才只有六岁,还真的以为是妈妈过分,但即使这样,他还是很奇怪,小姨是妈妈的妹妹,她有事情为什么不跟妈妈说,而是跟爸爸说?
现在回想起来,才惊觉小姨其中的心思。
小明有些头疼。
因为这个小姨的缘故,很多同学都开始嘲笑他。看来得找个时间,跟妈妈好好说一下这个事儿了。
第134章 调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