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章 太师北伐北海[1/2页]

历史云盘之周王朝 司马负文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商纣王现如今当上商王,可谓是春风得意,对于比干的劝谏,逐渐开始感到厌恶。
  他觉得最近几年,大邑商在自己的治理下,已经实力大增,根本不把任何人放到眼里。
  他在经济实力得到提升后,开始装备武装力量,因为商纣王力大无穷,在沙丘圈养不少猛兽。
  并且他听说西周就有一支军队,全是猛兽组成的,对付戎狄的骑兵很好使。
  他想着自己也要组建一支军队,西周的猛兽兵再厉害,无非就是老虎,熊,豹。
  那么自己组建的猛兽兵一定要超过姬昌的猛兽兵。
  商纣王思前虑后,能让老虎,豹子害怕的野兽,也只有大象了。
  商纣王于是不惜重金,让人从荆蛮搜寻大象回来,组建强大的象兵方队。
  比干则不认同商纣王的意见,他说西周组建的兽兵只是很小一部分。
  再说了,他们跟戎狄打仗,戎狄都是小股骑兵,兽兵当然有用,咱们主要战场是东夷,淮夷,平原地区。
  都是以战车步兵为主,兽兵没有太大作用,再说了你要组建一支庞大的象军。
  这大象本来就生活在南蛮之地,也不好驯养,成本太高,建议商纣王取消组建象军的计划。
  商纣王根本不听,他说了。
  我早晚有一天得和姬昌来一仗,自己没有象军,没有致胜把握,所以一意孤行,耗费巨资从荆蛮捕猎大象。
  比干逐渐在商纣王那里失宠,商纣王开始独断专行,骄傲自负,比干劝不动,谁都不敢劝谏。
  费侯蜚廉,尤平这些人,向来都是只忠于帝王,不忠于社稷的人。
  他们之所以为了自身利益,成为宠臣,就是依靠自己对商纣王的忠心,那就是无条件服从。
  比干无奈只好去找蜚廉,让费侯一起和他劝阻商纣王。
  蜚廉则不认同,他告诉比干,天下圣贤遵循的第一条,就是要顺应天道。
  何为天道,顺其自然,任何事情都有规律,不可破坏。
  为君者,守社稷,敬天爱民。
  为臣者,当守君臣之道,恪守职责。
  为人臣者,要做到唯君命是从。
  做到从不质疑大王命令,不妄议朝政,不鼓动百姓抵触朝廷,不散布不利于大王的言论,不发表不利于朝廷的团结的言论,不结党营私,组建小团伙,不阳奉阴违
  ,抵触大王决定。不应当受到外来势力的诱惑及影响。
  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给朝廷添乱,不给大王添堵就行。
  至于国政对错,大王自有分辨。
  对于国家安危这种大事,大王乃天选之子,自然比我们常人要看的高,望的远。
  我们焉知大王之鸿鹄之志
  ,如何治理天下,那是大王的事情,
  岂由我们在这里说三道四。
  再说了要是大王搞不定
  ,自然会找我们商议。
  太师,我们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那就是坚决维护,以大王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团结一致,万众一心
  ,努力奋斗,势必能够让大邑商成为一流大国,强国。
  比干听完后,气得胡子翘得老高。
  开口大骂蜚廉道:“你你你,你就是个奸佞小人”。
  费侯脸一拉:
  咋说话呢!谁是奸佞小人,就你是大忠臣是吧?那你来我这里干嘛?。
  我敬你是王叔,国之太师,不与你计较。
  正所谓道不同
  ,不相为谋,告辞,不送。
  蜚廉讲完拂袖离开,剩下比干一人独自懊恼。
  比干仰天长叹道:“唉!天不佑我大邑商啊!成汤五百年的基业,将要毁在这帮孙子手里”。
  随后商纣王总觉得太师比干,事事总是阻碍自己,以王叔身份进行说教。
  商纣王很是不悦,于是将此事说给蜚廉和尤平。
  蜚廉道:“太师比干忠诚耿耿,国之栋梁,大王要理解他”。
  再说了,太师自大王登基以来
  文治武功,帮大王将大邑商治理井井有条.
  最近不是天下太平,四海升平,没啥事儿做,这老太师自然浑身不自在。
  不如我们给他找点活干,这样他一忙,自然就会心情愉悦,也就不会整天盯着大王,横挑鼻子竖挑眼的。
  商纣王询问给比干安排什么工作,能让他不再死盯我。
  蜚廉那主打叫一个坏,他没有任何政治信念,没有社稷之心,没有安民之策。
  他只有利益,反正只要

第24章 太师北伐北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