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十八年冬,凛冽的北风卷着煤灰,将煤山(今北京景山)的矸石堆染成墨色。朱厚照踩着积雪,望着矿洞口渗出的青色火焰——这是匠人新发现的「石火」,比木炭更旺,却常引发呛咳。巧妃蹲在旁用验硫片检测煤粉,纸片瞬间泛黄:「含硫量两成,需用珊瑚滤层去毒。」
「火德星君在煤层显圣,」杨慎展开算珠帕,「按《周易》「地火明夷」卦象,此乃「火在地下,光明受损,却蓄势待发」之兆。」朱厚照点头,命人在矿洞上方修建临时火德神殿,将青色火焰封为「星君真火」,匠人需沐浴斋戒方可开采。
三日后的开矿祭礼上,七十二名匠户身着「火德避尘服」——巧妃用橡胶树皮制成面罩,内衬珊瑚碎屑滤层,青禾在面罩边缘绣上「工禾」纹暗记。当第一车煤粉运出时,杨慎的算盘已算出产量:「每日可出煤百吨,足供二十座熔炉。」
巧妃将煤粉与石灰石混合煅烧,炉中竟流出亮晶晶的金属液。「这是焦炭!」她想起《林夏笔记》「煤炭干馏」章节,「硫含量降至半成,可炼精铁。」朱厚照借机宣布:「星君赐下「火石精金」,从此大明铁器可敌西洋精钢。」
消息传到佛郎机使团耳中,阿方索望着手中的焦炭样品,指尖被染成黑色。他曾以为封锁硫矿便可遏制明军火器,却未料到煤炭的出现反而打破了技术瓶颈。使团密信中写道:「中国人竟能将黑色石头炼成星辰之火,其神权与技术的共生,实乃最可怕的对手。」
隆冬时节,尚工局的「燃煤蒸汽机」进入第三轮试验。巧妃改良的密封橡胶圈可承受十斤压强,朱载钧的弹道公式被用来计算蒸汽推力。当叶轮第一次稳定转动时,朱厚照命人在机器上雕刻火德
第99章 煤炭新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