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突然落泪:「这与我们的差分机构想竟如此相似!」朱载钧与朱厚照交换眼神,深知林夏笔记中「佛郎机觊觎东方」的片段正在眼前上演——当年佛郎机以「交流」为名赠送橡胶树种,如今却试图窃取改良后的种植技术。
  西苑荷塘边,朱厚照正教皇长孙玩「工器百宝箱」。三岁小儿抓着蒸汽钟零件咯咯笑,朱厚照趁机塞给他一枚齿轮:「看,这是爷爷做的星星转儿!」朱载钧无奈摇头:「父皇,莫教他玩零件,小心吞了!」朱厚照挑眉:「当年你两岁就抓着朕的火铳扳机不放,如今不也成了工器天子?」刘太后抱着孙儿,指着荷塘里的橡胶荷叶:「巧妃说,这叶子能集雨水验硫。」朱厚照忽然正色:「钧儿,佛郎机人已派人偷学橡胶嫁接术,咱们的《南洋种植谱》得加快刊印了。」朱载钧点头,瞥见儿子正把齿轮往嘴里塞,忙伸手去抢,却见小儿口水在齿轮上显露出「工」字暗纹——那是用橡胶树汁混合松烟墨绘制的防伪标记,遇水即显,佛郎机人屡试不果。杨宗庆此刻正奉诏赶来,怀中藏着《橡胶十戒》修订稿,将核心培育技术转化为农谚歌谣,既利传播又防窃取。
  工器积分体系在市井间引发热潮,匠人可用积分换工器塾入学资格、防铅护腕,甚至匠籍豁免,流传「积满千分,赛过神仙」的说法。各府县设「数据亭」,农民可免费检测土壤硫含量,巧妃设计的「五谷验硫片」能根据作物种类显示最佳配比。李阿巧的「工凤布庄」开张,防铅围裙、橡胶雨靴成爆款,江南士绅夫人以穿戴工器纹样为风尚。杨宗庆在其中推动「工器灯谜」普及,将橡胶树养护知识藏于谜面,如「皮白汁黏防铅毒(打一树种)」,既趣味又强化技术记忆。
  深夜的工器草堂,朱厚照对着《林夏笔记》蹙眉。朱载钧发现父亲指尖的铅斑又深了:「父皇该用巧妃的珊瑚滤毒罐了。」朱厚照却翻到「南洋航路」章节:「钧儿,佛郎机人在马六甲设卡征税,橡胶布帛运抵欧洲竟溢价十倍。」父子俩望着窗外尚工局的灯火,那片曾经的桑田如今盖满工坊,蒸汽钟的轰鸣取代了晨钟暮鼓。此时应天府工器监传来密报:佛郎机间谍伪装成匠人,试图用白银收买橡胶树芽。朱载钧握紧拳头:「传旨王锐,加强南洋航路巡检。再命尚工局公开「松脂硫化法」——但需保留「星象间距」核心秘密。」朱厚照闻言大笑:「好个虚实相生!当年佛郎机借种子窥伺,如今咱们以伪术惑敌,妙啊!」杨宗庆领命后,连夜修订对外公布的《橡胶工艺简编》,将关键的二十八宿种植间距改为随机数字,真正的培育密码藏于《工器十二圣》壁画星图中。
  「朕闻,市井小儿皆能道『硫七硝三』,闺中女子亦知『防铅三层』。此乃变法之功,亦为忧心之始:工器虽兴,民力有限,如何在求强与求富间寻得平衡?父皇夜观《林夏笔记》,朕见其鬓角霜色,忽然惊觉:技术如双刃剑,可斩荆棘,亦需握稳剑柄。愿与诸君共勉:以工器开太平,以仁心护苍生。」——朱载钧《工器二年夏·御笔札记》中如是写道,而杨宗庆作为技术本土化的核心人物,正用他的才学将佛郎机的「种子阴谋」转化为大明的「工器盛事」,在技术交流与警惕博弈中,为大明工器筑起无形的长城。

第122章 技术交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