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工器十四年夏六月,北京的夏日阴雨里,天空仿佛被灰色的幕布所笼罩,阴沉沉的,巧太妃坐在豹房旧案前,指尖抚过朱厚照的《滇南橡胶记》残页。案头摆着两摞档案:左侧是泛黄的「郑和笔记」伪造稿,右侧是青禾整理的《明代匠作实录》,其中夹着正德朝识字太监的临终绝笔。豹房外的雨幕中,工器监的蒸汽钟每隔一刻钟便会发出一阵沉闷而悠长的鸣响,仿佛是一头沉睡的巨兽在低吟。这声音在空旷的工器监内回荡,与檐角雨滴坠落的节奏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奇特而美妙的和声。
  雨滴像断了线的珍珠一般,从屋檐上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滴落在青石板铺就的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而蒸汽钟的鸣响则如同低沉的雷声,在这清脆的雨声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这两种声音,一高一低,一快一慢,相互呼应,彼此映衬,构成了一幅独特的音乐画卷。在这静谧的工器监里,它们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沉淀,让人不禁沉浸其中,感受着这奇妙的氛围。
  「太妃,」女史呈上刚拓印的《工器圣祖祠》碑文,「匠人们把「火德星君」刻成了手持橡胶锤的模样。」
  巧太妃笑了笑,接过拓本:「随他们吧。」她提起狼毫,在「郑和遗泽」四字旁批注:「实为正德朝匠人李青、张守仁等改良」。墨迹未干,窗外传来孩童的歌谣:「火德星君手锤响,郑和爷爷送橡胶」——那是青禾为盲眼孩童

第180章 史笔如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