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翻阅士绅「悔过书」,见顾宪成署名旁画着地膜示意图:「看来「地脉明理班」奏效了。让他们把捐铁犁的事登在《工器邸报》上,就说「士绅率先垂范,共襄工器盛举」。」
「陛下这招「以名换利」,妙。」张居正指着江南屯田图,「现在士绅争着把荒地改成屯田,地膜推广率从六成提到八成了。」
八月,松江府传来民谣:「地膜亮,荒滩旺;士绅捐犁换声望。」
工器蒙学的流动铁炉班开进顾家庄,顾宪成站在田头,指着新铺的地膜对农夫说:「这膜下的蚯蚓比往年多,松土省力。」
农夫李三捏着验铁石,看着新领的橡胶锄头:「员外说得对,这铁犁含硫少,翻地不粘泥。」
远处,工器署官员正在丈量新垦的荒滩,竹筹上的数字不断跳动。顾宪成望着自家祠堂方向,低声对管家说:「把《葬书》里的「龙脉」批注全撕了,以后逢人便说,地膜是「藏气聚财」之法。」
九月·乾清宫,张居正呈上江南屯田增报:「陛下,士绅捐出荒田二十万顷,全覆了地膜,预估年增粮八十万石。」
朱载钧望着地图上蔓延的地膜标记,忽然问:「顾宪成们的「工器捐」,可曾掺假?」
「臣使人验过,」张居正递上验铁报告,「铁犁含硫量均少于二分,且多刻有「士绅助农」字样,倒成了活广告。」
皇帝大笑:「好个活广告!传旨给顾宪成,赐他「工器明理士」匾额——让天下人知道,顺工器者,名与利皆可得。」
殿外,工器蒙学的新童谣传来:「士绅捐犁换名声,地膜盖土土生金」。朱载钧听着,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仿佛在拨弄一把无形的算盘——他知道,这场温和的改革,不过是工器王朝棋盘上的一步落子,更复杂的棋局,还在后头。
第191章 整顿士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