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夫火德者,乃工器之象」的朱批下,新盖了工器监的火漆印,成为「星君托梦」的官方注脚。
  小满时分的扬州民间,小顺儿跟着师父潜入废弃的火德祠,墙上「火德星君降世,复周礼于天下」的标语已被「工器兴国」的海报覆盖。李守真用《火德仙经》垫着丹炉,炉中熬制的不是仙丹,而是按经中「胶凝于火,水不能侵」记载炼制的「火德金膏」——松脂与硫磺共炼的防水胶。「看这配比,」他用竹片挑起粘稠的胶状物,「当年郑公公宝船的「防水帆布」必是如此制成。」话音未落,锦衣卫的火漆密令破门而入:「钦天监需火德祠「仙炉」铸炮,着速速入京听用。」小顺儿看着师父藏起的《火德仙经》,书脊里掉出张泛黄的纸条,上书「星君秘火」四字,只当是符咒残片。
  芒种时节的郑和宝船厂遗址,周应秋主持的「火德遗产继承仪式」上,工器卫抬出从深海打捞的宝船残骸,船头铁锚上「火德」二字未被凿去,反镀以赤金,旁刻「工器佐之」。李守真混在观礼人群中,看着台上张居正宣读《郑和火德考》:「宝船所用「水密隔舱」,乃星君借郑和之手,预演工器之法……」小顺儿攥紧拳头:「果然是星君借先帝传法!」李守真望着宝船残骸上的铜炮锈迹,想起正德曾说过:「终有一日,这些铁疙瘩会变成守护大明的坚盾。」此刻,工器监的蒸汽锤声从远处传来,与祠庙残留的晨钟声混在一起,在他耳中化作「火德工器,二而一也」的仙乐。
  夏至时分的武当山秘洞内,李守真在石墙上刻下新的「星君启示」——实为《火德仙经》里的高炉炼铁法图示。小顺儿发现师父咳出的血沫里有铅粉,却不敢多问。老道士摸着石案上的齿轮,忽然笑出声来:「周礼也好,工器也罢,这铁与火终究是要流传下去的。」他不知道,工器帝朱载钧的书房里,正摆着从他丹炉里收缴的橡胶样本,旁边是郑和宝船的防水布残片,二者被工器监的火漆封印在一起,标签上书「火德工器传承匣」,人人皆以为这是「先贤遗泽」,却无一人知其究竟。

第201章 火德遗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