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凸起都带着按压者的颤抖——那是阿林强忍悲痛的触感。她望着朱工正蹒跚学步的身影,婴儿掌心的青色胎记在晨光中泛着微光,恰似青禾最后一封密信里提到的「地脉之眼」,与和唐工器学院地下的共鸣腔频率暗合。
  「母亲若想留驻日本,儿臣即刻修书北京。」景王朱载錤捧着《触感地脉经》第三卷,书页间夹着青禾生前寄来的咖啡渣标本,「和唐工器学院的匠人已能解读青先生的盲文手稿,富士山矿脉的铅毒渗透率下降了三成。」巧太妃抚过书中「咖啡渣螯合铅毒法」的触感图示,想起青禾在济南用咖啡渣水验毒的场景,忽然握住儿子的手:「不是「想留」,是「该留」。青先生的盲文,该成为学院的第一本触感教材。」
  三日后,北京传来朱载钧的手谕:「准巧太妃留驻日本,协理东土工器事。」旨意随附一箱豹房特制的防铅蜜丸,蜡封上刻着「火德永昌」。巧太妃将蜜丸分发给江户匠人,转身对景王说:「把青先生的盲文刻在学院石柱上,再给济南的阿林送去十箱橡胶护腕——她那双辨音之手,不该被铅毒蚀了。」檐下的工禾纹风铃轻响,与和唐工器学院传来的律管奏鸣形成和声。
  工器十八年冬,乾清宫的琉璃算珠屏映着雪光,朱载钧拨弄着巧太妃寄来的日本地脉数据,算珠在「铅矿减产」「橡胶增产」间来回跳动。案头摆着青禾的缺珠算盘,三十六颗算珠竟在无人拨动时轻轻震颤,恍若仍有盲人匠人在推演声波频率——那是和唐工器学院新开发的「声纹遥测」术,通过算珠共振传递地脉数据。
  「陛下,日本传回青先生的《声纹急救法》,」李芳呈上一卷盲文触感纸,「巧太妃说,这是青先生用耳血写就。」朱载钧指尖抚过纸页,触感竟与青禾当年的《工器应天图说》如出一辙——那些细密的凸起,是用青铜尺一下下压出的生命密码。他忽然想起景王密报,和唐工器学院已将青禾的盲文体系融入能乐仪式,每段舞蹈都是防铅技术的触感指南。
  雪越下越急,工器监的蒸汽钟突然齐鸣。朱载钧望向窗外,见铅灰色的天空中,工禾纹信标塔的绿光穿透雪幕,宛如青禾在济南点燃的咖啡渣火光。他摸出袖中景王新贡的声纹信标,将青禾的盲文频率刻入芯片,低声道:「青先生,你的算盘,朕会替你算完。」此时和唐工器学院的律管齐鸣,声浪化作雪地上的工禾纹,为大明的工器文明刻下新的注脚。

第205章 青禾逝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