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和子听见钟声里藏着极淡的七五调尾音,像樱花落在蒸汽钟的铁壳上。“巧太妃说,富士山的雪水要和长江水一起淬火,才能锻出不折的锚链。”她摸着女儿朱工子新换的银镯,内侧刻着极小的工禾纹,“以后听着钟声做活计,就像跟着郑和宝船的号子摇橹,各人摇各人的桨,却同渡一片海。”
  匠人町的首座门禁前,安艺藩的山田师傅第一次穿上带火山灰的靴底。他踏过工禾纹地砖时,砖缝里泛起淡蓝的光,像早春的萤火虫被收进了铅玻璃。“这是巧太妃在橡胶里掺了磷粉,”守门禁的匠人低声解释,“能把您靴底的毛利家纹,变成和南京蒸汽钟一个调子的振动。”
  神户港的旧信标塔正在换“新衣裳”,樱花浮雕没被凿去,反而被嵌进工禾纹的铁架里。巧太妃站在塔下,看匠人给塔身装一圈细密的铜管,“就像给风铃加了个铁架子,”她敲了敲新装的铜环,鹿鸣调的余韵仍在,却被工禾纹的锚链轻轻拢住,“以后富士山的震波是主调,和歌呀、樱瓣响呀,都是串在锚链上的小铃铛。”
  朱工子摸着新镯内侧的刻痕,“十五赫兹定四海”的笔画里嵌着极细的石英粉,那是巧太妃从富士山矿脉里筛出来的。远处传来匠人调试信标塔的叮当声,混着不知谁家茶室的《万叶集》吟诵,她忽然想起母亲说的:大明王朝的地脉网,从来不是要捂住所有声音,而是让千万种调子,都能顺着工禾纹的锚链,流进同一片海。
  樱花落在防铅琉璃瓦上,这次和子听见的不再是单纯的簌簌声——那声音里藏着十五赫兹的基准波,像看不见的锚链,将富士山的雪水与郑和宝船的潮声,悄悄系在了一起。

第215章 统一音律[2/2页]